登录 | 注册
 
四维家族
文化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四维家族 > 文化研究
罗氏家事探“原”
作者:罗会林 罗运桓  更新时间:2019-05-10 06:34:43 阅读:

罗氏家事探“原”



  自古以来、罗家家事很多。但需探原的事也很多。我们在这里说的是“原”,也就是说,还事件的原来面目!例如:企生公和遵生公并称忠、孝义士,企生公在何处就义?罗含史称“湘中之琳琅”、江左之秀,在何地得美称?楚武王灭罗子国后,将其遗民从宜城(今湖北南漳)迁至丹阳附近的枝江,"丹阳"究竟在何处? 罗汝楫何许人也,到底有什么过错是非?罗氏有众多的家谱,第一部家谱何时产生?等等。我们先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讨论。 

       第一探:企生公在何处就义?

       一、说说罗企生公

       在罗家,说起企生公,几乎人人皆知。讲到企生公的事迹,差不多家喻户晓!罗企生,号宗伯,豫章人。公是东晋时人,生于东晋癸亥年(363)四月十二日寅时,公元400年就义,时年37岁。公为人忠厚,多才多艺,初以母命,师袁崧。崧授以图书音律,悟甚速,崧谓门人曰:罗子,刚不激,柔不靡,真吾畏友(指品德端重,让人敬畏的朋友)。遂教以《遁甲兵书》和《都天遁书》。

       企生公就义后,“弟遵生在彼地设假葬地,背母携孤儿,束兄骸,潜居原籍(江西柏林)”(载湖北天门和仙桃家谱)。

       时间过了700多年,到宋年间(1103年),豫章太守胡藩奉太祖玺书,为罗企生、罗遵生钦赐“一门忠孝”,立祠奉祀。贞元江西提举东阳柳贯重新立牌坊。元和七年,翰林学士,行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李绎著传;开元丁卯,豫章太守江九龄撰墓碣,瓜州刺史比重守书并篆(载湖北天门和仙桃家谱)。

       豫章《罗珠文化》载:“(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尚书仆射王景文为企生、遵生公建忠孝牌楼。崇宁二年(1103),宋徽宗赵佶敕文盛赞企生、遵生公,曰 :“闻尊君之义莫大于忠,事亲之事莫大于孝。昔晋企生不事伪朝,全节而死以尽忠;弟遵生扶母归养,抚孤继祀以尽孝,朕以孝治天下,心忠勉天下,宜书额以嘉奖,申敕有司,表厥门闾,庶忠孝昭明,臣子发送知,兹降玺用彰典”。

       二、企生公就义

       说到企生公英勇就义,须先介绍一下企生公所处的时代状况。企生公在东晋孝武帝时出道,在殷仲堪手下为功曹。殷仲堪何许人也?《荆州府志》(转晋书-本传)载:“殷仲堪,陈郡人也,孝武帝时,授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剌史,假节(假:借、用;节:为皇帝的符信),镇江陵”。在殷仲堪将要赴任时,孝武帝对殷说:“卿离开京师许久不能相见,使人不觉心酸。常说卿永为朝廷之宝,而忽然变成荆楚之珍,实在让人遗憾慨叹!”可见,孝武帝是十分宠信殷仲堪的。当时朝庭由会稽王司马道子当权,尚书仆射王国宝乱政,殷仲堪与桓玄和杨佺期结成联盟,共推桓玄为盟主,逼杀王国宝。随后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执政,趁机离间桓玄与殷、杨三人的关系,三人反目成仇,战争不断升级。

       桓玄为桓温(东晋丞相、录尚书事、大司马)之子,任南郡公。据《晋朝那些事儿》载:隆安三年(399),荆州发大水,平地水深三尺。《荆州府志》载:“隆安三年,夏四月,江陵雨雹。五月,荆州大水,平地水三尺。”在殷仲堪赈灾之际,桓玄对殷发动进攻,欲夺取荆州与东晋分庭抗礼。当时企生公已经晋升武陵太守。公正准备上任之时,殷仲堪为抵抗桓玄进攻,把罗企生留任作为咨议参军,一起商议军政大事。企生公为感殷的知遇之恩,与殷一同抗敌。但殷仲堪这个人疑虑多,决断少,公对此深感忧虑。

      《两晋南北朝》载;公对弟弟罗遵生说:“殷候仁而无断,事必无成,但事情成败乃是天数,不管是成是败,是生是死,我都将跟着他。”由于殷仲堪虽然好行小惠,但办事纲目无常,优柔寡断,终因不敌而失败出逃。这时候,殷众多的文武官吏竟无一人护送,唯有罗企生相随。路过家门时弟弟遵生对他说:“我们就要分离了,为什么不可以握握手,高兴地道别呢?”企生回转马头,把手伸给遵生,谁知是遵生用计,仗着自己勇力,一下将企生拉下马来,对他说,“家有老母,你还想到哪里去?”企生挥泪说,“今日事已如此,我必死无疑,你在家好好奉送老母,力尽孝道,一门之中有忠有孝,我还有什么遗恨的呢?”说完又要走,遵生将他紧紧抱着不松手,这时殷仲堪还远远地在路边等着他,罗企生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对殷仲堪说,“我一定与你同生死,共患难,请你务必再等一等。”但终因遵生力大,企生无法脱身。殷仲堪久等无望,只得策马而去。桓玄进了城,荆州各方面人士包括殷仲堪原来的下属,都纷纷前往拜谒,表示效忠,只有罗企生一人不去,坚持为殷看管家眷,料理家务。有人劝他说,“桓玄猜忌成性,固不足取。你确实不愧为有节操的义士。但你总得去应付一下。如果再不去,灾祸就一定会降临了。”罗企生正色道:我是殷候的属吏,受到他国士般的待遇,因遭弟弟的强力阻止,我不能跟随殷候一起共殄(注:意为灭绝)丑逆,以致落到今日奔败的地步,我还有什么面目向桓玄去求生呢?公的这番话传到桓玄的耳朵里,桓玄不禁勃然大怒。但桓玄也一向器重罗企生,在行刑前问公:“你如果向我谢罪,我就放了你”,公回答说:“文帝杀了稽康,他的儿子嵇绍仍是晋室的忠臣。我有老母,请你留下我的弟弟,以奉送老母。使君你从晋阳兴兵,驻军寻阳,与殷将军并奉王命,就应各自回到自己镇守的地方。你和殷将军登坛盟誓,合衷共事,口血未干,就生奸计,乘殷将军赈灾之际下手夺取荆州,何其残忍!我力薄,无法翦灭凶逆,实乃恨事!”,企生公终被桓玄杀害,年仅37岁。

       企生公就义后,过了四年,元兴二年(403)十二月三日,桓玄篡位,改年号为永始。大封桓氏兄弟子侄为王,文武加官进爵。 次年二月,刘裕经过周密部署后,联络北府兵将领刘毅、何无忌、刘昶等人正式起兵反玄。桓玄惨败,逃到江陵。被刘裕派人追杀。桓玄见大势已去,打算逃往汉中,刚到城门,左右心腹互相砍杀,桓玄被斩于江陵。这真是:善恶有报是天理,作恶多端必自毙!

       三、几点结论

       1、《荆州府志》、《罗珠文化》、《两晋南北朝》、《晋书-本传》等史料证实,企生公被害的缘由,是为了尽忠,为了尽孝!他面对屠刀,无所畏惧,只求保老母和弟弟无殃!这种高风亮节的精神,是我们罗家的骄傲!

       2、企生公被害后,遵生公披发佯狂;遵生公免难后,扶老母及孤侄昌(昊),归宗继嗣,并束兄骸归葬(事详江西省志)。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母归仙后,守墓三年,孝感天神。这种大孝的精神,留芳青史!

       第二探:罗含在何地得美称

       一、生平简介

       罗含,生于西晋惠帝元康二年(公元292年),卒于东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公元372年)。 字君章,号富和,东晋衡阳郡耒阳县(今衡阳市耒阳市)人(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二》)。素有“湘中之琳琅”、“江左之秀”的美称。

       含公是历史名人,东晋著名才子,是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地理学家,中国山水散文的创作先驱。湖北《松滋县志》载:存有中散大夫〈罗含集〉三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罗含文集三卷。今存《答孙安国书》、《更生论》,载《弘明集》。其文理精词隽,不事繁词。所著《湘中记》(又称《湘中山水记》)三卷,是一部关于湖南地理的著作,也是古代湖南最早的文学作品,虽全书佚失,但其内容广为古籍称引 (据《衡阳湖湘文化名人辞典》) 。

      《晋书·文苑》列传 卷九十二罗含传载:含幼孤,为叔母朱氏所养。少有志尚,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人口中,因惊起说之。朱氏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大意是:罗含小时候,母亲去世,父亲为官,不便带他,由叔母朱氏抚养。一天,在书房里看书,看着就伏桌而睡,进入梦中,梦见一只金光闪闪的小鸟在树枝上鸣叫。罗含感到很好奇,怎么没见过这样漂亮的鸟。于是小心冀冀地往树上爬,张着口目光盯着小鸟生怕飞走。鸟儿好象知道他的心思,忽然飞入他口中。罗含一惊,从树上掉下来。惊醒后满身是汗,原来是一个梦。于是对叔母朱氏说所梦之事,叔母说,梦见有异鸟,你以后必定有出息。后世对此事词赋甚多。

       在古时,“罗含宅”、“罗含菊”的故事和诗句流传甚广。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李商隐还有《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罗含黄菊宅,柳挥白苹汀。"唐代徐夤《草木》:“草木无情亦可嗟,重开明镜照无涯。菊英空折罗含宅,榆荚不生原宪家”。唐朝诗人崔珏《早梅赠李商隐》“楚王宫地罗含宅,赖许时时听法来。”宋赵蕃《感怀》:佳客与凉风,俱来破藴隆。风流自江左,材秀又湘中。明黄佐《与李子同赋观奕》:清簟疏帘看奕棋,百年世事不胜悲。惟将迟暮供多病,不及前贤更勿疑。庾信罗含俱有宅,李陵苏武是吾师。清代乾隆皇帝《晚酣霜》:“屈平早成词,罗含还有宅。晚节正酣霜,团团洞庭色。”还有众多的对联、赋。如:王绩(约589—644),《东皋子集》巻下(节录):“帷天席地,友月交风,新年则柏叶为樽,仲秋则菊花盈把。罗含宅内,自有幽兰数丛……”清·金埴:罗含宅里,幽兰相对病松;庾信园中,酸枣亦攀枯树。等等,不一一赘述。

       罗含宅在哪?《晋 书•文苑传•罗含传》记载:罗含在荆州城西小洲上立茅屋而居,家中阶庭忽然兰菊丛生,时人以为是他的德行所感。湖北省《江陵志馀》(距今368年)载:罗含宅在荆州城内,今荆州承天寺即其故址。庾信亦居之,唐杜甫诗:庾信罗含俱有宅,春来秋去作谁家。《荆州府志》载: 承天寺,在驻防界城内。晋永和中建,其基址为罗含故居。有兰菊之异。南宋荆湖制司慕僚罗愚官此,更建丛兰精舍。寺内旧有古舍利七,唐画罗汉十六尊。同治五年,将军巴扬重建。

       可惜的是,1940年,日寇华中派遣军第4师团第39独立旅团攻陷荆州城,先后出动上百架次飞机对荆州进行狂轰滥炸,在 烈焰遍地的爆炸声中,承天寺的几重大殿连同僧寮宇舍被夷为平地。随后,又 拆毁了承天寺剩下的大部分殿堂,用作由汉口起飞的轰炸机中途加油的基地。如今,承天寺的建筑荡然无存,但罗含的故事和诗篇仍为世人传诵!

       二、成名轶事

     《荆州府志》载:“罗君章为郡功曹,剌史庾亮以为江夏郡从事,太守谢尚与含为方外(注:超然于世俗之外)之好,乃称曰:“罗君章可谓湘中之琳琅。”转州主薄。后桓温临州,又补征西参军。这段话的大意是说,罗含后来担任郡里的功曹,刺史让他做江夏郡从事。太守谢尚与罗含十分友好,就称赞罗含说:“罗君章可说是湘中之琳琅。”不久转任州主簿。后来桓温到州里,又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征西参军。

       这里讲到了三个人。一是庾亮是剌史,是那儿的剌史?《荆州府志》卷30载:“荆州剌史,汉治武陵汉寿,魏晋治江陵。王敦、陶侃、庾亮......遂治江陵”。二是桓温。桓温是谁?在东晋,桓温可曾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是晋明帝的驸马。建元元年(343年),桓温升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并领护南校尉,掌握了长江上游的兵权。随后,他平定蜀地、三次北伐、三伐前燕、掌握了朝政。但是他晚年弄权,兵败寿春。朝廷不但不追究桓温的兵败之责,还命罗含带着牛酒到山阳犒劳桓温。桓温的儿子桓玄是杀害企生公的元凶。三是谢尚。谢尚(308年-357年 ),字仁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历任给事黄门侍郎、江夏相、江州刺史、尚书仆射等职,后进镇西将军,都督豫、冀、幽、并四州军事。

       《荆州府志》还载:“温使含诣尚(拜访谢尚),有检所劾。含至不问郡事,与尚累日酣饮而还。桓问所劾事,含曰,公谓尚何如人?温曰,胜我也。含曰,岂有胜公而行非邪?故一无所问。温奇其意,而不责焉。转荆州别驾,含以廨(注:官员办公的地方)喧扰,于城西池小洲立茅屋伐木织苇为席而居,布衣蔬食,晏如(注;平静、安逸)也。温尝与寮属(注:僚属。旧指在同一官署任事的下属官吏)宴会,含后至,温问众坐曰,此何如人?或曰,可谓荆楚之材?温曰,此自江左之秀,岂惟荆楚而已?征为尚书郎。温雅其材,又表转征西户曹参军。”这段话的大意是:桓温曾派罗含到谢尚那里去,为的是搜集发现谢尚的问题以便弹劾他。罗含到了谢尚那里,不问郡里的事,与谢尚一起痛饮了几天酒就回去了。桓温问罗含检举揭发谢尚的事,罗含说:“您觉得谢尚这人怎么样?”桓温说:“比我强。”罗含于是说:“岂有超过你却要做坏事的人呢?所以,我一句也没有问他。”桓温对他的话感到惊奇,但也没有责备他。罗含转任州别驾。因为官衙内太吵闹,就在荆州城西郊的小洲上盖了一所茅屋,伐木做床,编苇为席居住在那里,穿平常的衣服,吃自己种的蔬菜,生活得安然自若。桓温曾与同僚下属一起宴饮,罗含迟到了。桓温问在座的众人说:“这是个怎样的人才?”有人说:“可说是荆楚之才呀。”桓温说:“这是国家优异突出的人才,岂止荆楚一地而已。”于是征召为尚书郎。桓温特别器重罗含的才干,又上表让罗含转任征西参军。从此,湘中琳琅、江左之秀成了含公的别称!

       含公历任郡主簿、郡从事、州主簿、征西参军、州别驾、尚书郎、郡太守、郎中令、散骑常侍、廷尉、侍中、长沙相等职,加封中散大夫。年七十七卒。所著文章流行于世。

       三、几点结论

综上所述,含公是在湖北荆州获得“湘中之琳琅”、“江左之秀”的美称。其依据有三:

       一是谢尚始称罗含是湘中之琳琅。谢尚当时是江夏相。而东晋时荆州辖武陵、宜都、襄阳、新野、南阳、江夏、南郡、武宁等18郡114县,江夏郡属于其中。

       二是桓温始称含公为江左之秀。桓温当时是荆州剌史,坐镇江陵,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军事。桓温是在荆州任上称赞含公的。

       三是《荆州府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的刊本,纲目俱全,记地记人,载文载史,旁收博采。记载了从周到清荆州境内的人和事,其中对罗含的记载采信度是可信的。特别是国史《晋书》和一些地方《通志》也有相同的记载。从而提供了有力的旁证。 

       第三探:罗氏第一部家谱何时产生

       一、家谱的演变过程

       对世系和历史事件的记载,我国有国家正史、私史、地方志和家谱几种。其中正史、地方志和家谱,构成了中华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

       正史:正史是指以纪传体为编撰体例的史书。是官著与官修的著作,代表史书有《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

       杂史:也称私史或野史,出自私家著述,编著者可表达个人意志,不受体例的约束,不像正史那样因为官方原因有虚美隐恶的地方,功过论述可能不客观,故而一定要进行逻辑论证。如《国语》、《战国策》、《世本》等。

       地方志,是对一个地方的记载、记述。一个地方、地区的记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一部完善和成功的地方志应是一个地区的综合性资料书,它要求对该地区的全部已有事业、客观条件、社会状况等作如实记载。地方志书亦可称地方的百科全书。

       家谱是以血缘为核心,记载本族世系、重要人物的相关情况的书。家谱的对象是有血缘关系之内的每个人,以人系事,世系清楚,事、物真实。

       家谱的演变经过了三个阶段:

       1、官修阶段:中国家谱由来悠远。在中国最早的甲骨、金文中,就已出现某些家族世系的零星记载,这实际上是家谱的雏形。但在战国晚期之前,是官方修谱,是记述士大夫身份的一种特殊标志,而其它族内的人员少有记载。《大戴礼记·帝系》篇逐支记载了传说时代黄帝族的世系。周代有大宗小宗之法,又有小史之官,专掌辨世系、定昭穆之职。成书于周代的《世本》,记录了黄帝迄春秋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迁居、制作、名号,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作。诞生于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开我国家族史籍以“谱”为名之先河。如《史记·夏本纪》记述了夏朝禹至桀14世17帝。

       2、混修阶段

从战国晚期至唐朝末,由于抛弃了公侯子孙的贵族世系。族谱已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普遍崇尚的宗教文化。以后,随着封建门第制度法制化,官修和世族大地主的修谱开始出现。隋唐两朝(公元581年~907元),推行科举制度,士族势力日渐衰弱。至唐朝中期,族谱由以前的官修逐步转向私家修谱而兴盛起来。如《隋书·经籍志》、《子云家牒》,《姓氏簿状》等。

       3、完善阶段。宋代是家谱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由于中国社会奉行“三纲五常”的宗法伦理思想为核心的程朱理学,凭才学取士,不矜门胄(注:不自恃贵族门第),家谱的功能从以往“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编纂方式也由过去主要由官府修谱发展为民修。朝廷不再设“图谱局”,官府不再修谱牒。宋初,文学家欧阳修、苏洵主持修本族族谱,开创了宋代族谱的先河。他们在总结前人修谱的基础上,另创谱法,或直书,或横缀,人称欧苏体,最为后人推重,从而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许多士大夫纷纷仿效,为自己的家族修谱,以致流传至今。

       二、家谱的特征

       家谱是记载本族世系、相关情况和重要人物的书。其特征有以下儿个方面:

       1、血统的一致性。修谱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辨世系,明尊卑。在中国,血缘始终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伦理问题。因此,在血统方面,谁可入谱,谁不可入谱,几乎所有的宗族都有严格的规定,并用明确的文字登载于族谱之中,用以维护血统的纯一性。和族人无关的人和事,即便是天大之事,也可置之不理。

       2、对像的完整性。家谱国内与地方志等其他史志不同,同一血缘集团中的任何个人,只要不是因品行等原因被削出谱,不管任何人,一律都要录入,并要确保其排号、名讳、生卒、妻室、子女等基本情况的完整。家谱体现了同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平等,编撰者不能做任何手脚。

       3、编录的持续性。家谱要做到上下相联、始祖和子孙代次明确,每30年左右、隔二、三代修一次,代代相传。

       4、表述的灵活性。 家谱的内容,在体现完整性的同时又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即便在世传之中,渉及到具体每个排号下文字的多寡,除了名讳、生卒等必备项外,其他内容可有可无,相当灵活。有的排号下只寥寥数字,有的多达上千字,其间已有天壤之別。更有甚者,家谱可以根据每个成员经济和政治地位的不同,为家族中突出的人物作行传、行略、家传、寿序、像赞等,甚至于可以把一个人的著作全部或部分地采入其中。

       5 、内容的丰富性,主要是指它涉及到地方习俗、科举文化、地理状貌,以及建筑、桥梁、墓葬、古迹等,应记载较为详细。这对后人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6、事物的真实性。家谱极具真实性,是由于家谱的记载对象是自己的族人,编撰者大多是该姓的子孙或者亲朋好友,故而对所编撰的内容比较熟悉。特别是对本族的重要人物,耳熟能详。再者,子孙记载祖、父之事,必然唯恭唯诚,不敢马虎,也不敢苟且。这是家谱真实性的重要保证。

       三、罗氏家谱

       我们罗氏的家谱或族谱,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全国目前已约有一万多种家谱。但起于何时?有以下三种看法:一是认为,罗氏族谱最早者,似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大成谱” (俗称“柏林罗氏”)族谱。其谱文献足征,溯源重黎,以罗珠为始祖,后裔繁茂,有完整性、连续性。同时还有秀川谱等。二是认为我们罗氏家谱或族谱记录是同中华文明的记录同行的。从原始社会开始,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代代都有明确的记载。三是认为罗氏起源于西周周武王三年(公元前1044年),当时罗氏始祖郐公(讳匡正)建立了罗子国,以罗为姓氏。有了罗氏,就有了家谱。

       以上几种看法不无道理。但要研究罗氏第一部家谱产生时间,离不开家谱的三个演变阶段,离不开家谱的特征,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

        这个关键人物是谁?姓罗名凌甫,讳名“乘”,号“益”,周考王甲辰(前437)生。匡正公31世孙。罗子国被楚灭亡后,为避乱,随父罗程政隐居罗洪洞。后出仕,周显王(前368--321)时任临湘(今湖南长沙)侯。

       抱亡国之痛的乘公预见秦定灭楚,于秦之师进临湘时,亲率众部恭迎,因此被秦封为御史,秦还要封凌甫公爵位,并要将陇西一带封给凌甫公,但凌甫公不肯接受,只是恳请秦国出兵助其恢复罗子国,秦王受其爱国心所感动,出兵相助,完成了收复故土的愿望。乙卯年(公元前366年,) 72岁的乘公受封枝江郡侯(此时秦国开始建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乘公在秦国为罗氏子孙争得了生存的空间。为了使罗国子民的后裔记住“罗国”,也为了千秋万世的罗氏子孙不致由于年代久远而茫无头绪,能顺利地找到自己的源头,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九十高寿的乘公编纂了一部《罗氏源流记》,并为之作序。全文如下:

       太极未判,天地混沌,自混沌已开,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君臣上下,而礼义始焉。

       缅(注:意为遥远 )我鼻祖轩辕皇帝,系出神农同母名女登弟之后,世嗣为少典国诸候。后少典国君有妃附实氏,祈野见电光绕斗,感而怀孕,二十四月,有景星庆云之样,生帝于轩辕之寿丘,因名轩辕,姓公孙。帝生而神灵,龙颜日角(注:龙颜,皇帝的容貌。日角,额骨隆起),弱而能言,幼而徇齐(注:敏慧,专指帝王),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国于有熊,故曰有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以土德旺而有天下,故曰黄帝。登位百年,娶元妃西陵氏女,曰螺祖,生子三,曰昌意,曰玄器,曰龙苗。次妃方累氏女,曰节,生子二,曰休,曰清。三妃彤鱼氏女,生子二,曰挥,曰夷彭。四妃曰嫫母,貌恶德充,生子二,曰苍林,曰禺阳。众妾之子十有六人,总四妃之子,为二十有五。得其姓者十有四人,其十二姓,曰祁、己、腾、箴、任、有、嬉、姑、儇、依、夷、二西,其余皆姬姓。帝长子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生子乾荒。乾荒娶河女淖子,是为女枢,感瑶光贯月之样,生颛顼于若水,年十岁,佐少吴,年二十,即帝位,以水德王,绍金天氏政,初国高阳,故号高阳氏。娶邹屠氏之女,生骆明、苍舒、聩凯、寿寅、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又娶胜贲屠氏之女,生称、生卷章、庶子曰穷蝉,其不才子曰寿杭:自苍舒至叔达,谓之八凯。卷章娶女娇氏,生子二,曰黎,曰回。我祖黎公,即祝融氏,颛顼帝时为火正,又为北正,司地。及高辛氏之世,与弟回代为祝融之官,后世以功列五祀,称祝融氏。都于郐,今河南新郑县东北有祝融墟,是也。历唐、虞、夏、商、周五代,处其地者,改称妘姓。妘姓之后,有迁居陇西者。至周武王三年,我祖郐公,字匡正,因征宜城有功,晋封子爵,国于宜城,镇守楚北。地在南漳县八十里,有罗水出焉,故国号曰罗。

       溯郐公至乘身三十余世, 自黄帝至今,数千年矣。罗国子孙,流离散徙,罔知所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乘幸秦国攉用,授爵封邑,乘辞不受,乞复罗国,并迁都楚南之枝江。因南北争夺,迄无了期,乃追寻源流,辑为家乘。念为罗国之后,遂定以国为姓,记录大略,以识前人之功德,以展后裔之孝思, 永垂万世云尔。

       大周显王十四年岁次丙寅孟冬吉日,荆州枝江罗国始祖邻公三十世孙乘谨序。

        《罗氏源流记》是罗氏的第一部家谱!只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失传,实为可惜!但其《序》尚存于世,这是值得庆幸的事!

       第四探:史书记载:楚武王灭罗子国后,将其遗民从宜城(今湖北南漳)迁至丹阳附近的枝江。而"丹阳"究竟在何处? 楚武王将其遗民迁至枝江?

       一、从楚国封丹阳说起

       《史记•楚世家》载文曰:“熊绎(前1042——1006)),周成王时,封荆蛮,居丹阳。丹阳是楚国最早的国都,從商朝末年楚君鬻熊始都丹陽,到春秋初年(前690)楚文王徙郢,歷經300多年之久。很多文献资料指出:楚武王灭亡了罗子国之后,便把其遗民迁到楚都丹阳附近的枝江。"《通志·民族略》亦如此说。

       关于古丹阳的位置,史书上找不到记载。近代学术界有几种说法。第一说安徽当涂县,第二说是湖北秭归,第三说是湖北枝江,第四说是丹淅(即今河南省淅川县淅水与丹江交汇处)。此外,江苏还有个丹阳市,河南省淅川县有个丹阳镇,福建也有个丹阳镇。韩国还有个丹阳郡!

       最近,我们到湖北枝江市进行了考察,枝江市委常委赵进先生和档案局陈守福局长、高本柱专家向我们介绍了情况,我们查阅了县志,才豁然开朗。原来,丹阳先在湖北秭归。《楚宝》·四十五卷:丹阳在今归州秭归县。《水经注》曰:秭归县北对丹阳城,周(周长)八里,二百八十步,东北两面悉临绝涧,西带亭下,溪南枕大江,险峭壁。“《史记》和《战国策》记载:楚国故都丹阳在郢城(今荆州纪南镇)与罗子国之间,今秭归归州镇。《枝江县志》:“熊绎初时,居丹阳,今之秭归,本曰西楚。《枝江县志》还载;《海内南经》有:“夏启之臣孟涂司神于巴,在丹山西,山在丹阳南,丹阳巴属。

       考古發現,秭歸縣城東約5公里的鰱魚山遗址和對江南岸龔家大溝有一古城遺址,地貌与丹阳古城相符。種種跡象表明鰱魚山遗址就是丹陽城。

       据此,第一个丹阳浮出水面。

       二、又出了一个丹阳

       《春秋三传例》载:“楚居丹阳,今枝江县故城是也。”《世本•名篇》亦说:“丹阳在南郡枝江县。”《续汉书•郡国志》说:“枝江,侯国,本罗国,有丹阳聚。”《史记•楚世家•集解》引东晋徐广之说:“(楚丹阳)在南郡枝江县”。《枝江县志》(今藏于枝江档案馆、中央档案馆、南京档案馆和上海档案馆,以及原中华民国档案馆)载:周王大肆分封有功之人的后裔,因为鬻熊曾辅佐文王,遣使分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封于荆襄荒蛮之地,赐与子男爵位,处所在丹阳。经过十七代的经营,至楚武王熊通才壮大,疆域囊括江汉平原。又过了一代,至楚文王熊赀,而将他旧居的地方(枝江)作为封地,沿用丹阳之名。《枝江縣志》云:“文王自丹陽徙此,亦曰丹陽。”宋代如《輿地紀勝》等書亦如此說。当时没有称为枝江。直到秦并天下,废封建置郡县,而枝江始名。

       楚武王何时灭罗国?何时将罗国遗民迁枝江?推断应在公元前701年至公元前690年之间。因为公元前700年莫敖屈瑕伐随,次年(前701)伐罗国,莫敖屈瑕败亡。之后楚武王才灭罗国。另有一说公元前706年楚武王熊通第一欠伐随,楚国决不能越过罗国去攻打随国,伐随前罗国就被灭了。按此说,罗国应在公元前706年以前被楚国灭亡。罗国遗民迁枝江后在枝江的寓居时间(前706--前690)为16年左右。第三种是据《汩罗市志》;楚文王十年(前680年)由枝江徙居汩罗。按前前90灭罗的不同时间推断,

       楚武王将罗国遗民迁到枝江时,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国家安全。在灭罗国之前,楚国灭了权国(故址今湖北当阳县东南,另查:《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注,权国应为荆门县东南)。灭权后,以权国故地设权县,命权国国君斗缗为权尹。不久,斗缗反叛。楚武王熊通作出果断决策,发兵平叛,包围了权县,捕杀了斗缗,然后将权国遗民迁到那处(今湖北荆门市)。此后,楚每灭一国,便把该国的公族迁到楚国的后方,严加监管,对该国的故地则通常设县。

       二是便于监督管理。楚每灭一国,便把该国的公族迁到楚国的后方,严加监管。楚武王灭罗是“灭国不灭族”, 只杀罗国统治者, 不灭宗族。而且,当时楚公子(后为楚文王)熊赀在枝江,将罗国遗民迁往此地,更有利于监管。

       三是为了增加新都建设的劳力。罗国被灭后,已成为楚国的附庸。枝江与楚国都城郢城只相隔60公里,往返极为方便。罗人到达枝江后,成为修筑楚国都城的苦力。据典籍记载,一支罗人组成的筑城队伍,精壮劳力挖土夯基,一个个大汗淋漓,悲壮而沉重的号子此起彼伏,妇女儿童则送茶送食,穿行在尘土飞扬之中。城墙就这样在酷热和严寒中寸寸升高,然后圈定出楚都城的繁荣。

       楚文王在公元前690年继位。继位后就举行了迁都大典。《楚史》载:“文王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于郢,也许这是武王的遗命而由文王付诸实施的。”《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称:“正式都郢乃在此时(楚文王元年),而事实的迁郢则在十年前”。这说明,楚国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将郢城建设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渚宫,只是没有正式迁都。迁都后枝江即名丹阳。

       三、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春秋大事表》说:“盖诸侯迁都,常仍旧名,故有两丹阳。”此处的“两丹阳”,就是分别指秭归、枝江(摘自网络文章:楚国的发源地丹阳是在何处)。

       2、历史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而实际上楚文王在前690年迁都于郢后,丹阳就是枝江,枝江就是丹阳。因此,罗子国遗民是从南漳迁枝江,几年后,从新丹阳(枝江)迁到汩罗。

       第五探:罗汝楫到底有什么过错?他在岳飞案件中扮演什么脚色?

       一、从文献史料看罗汝楫

  罗汝楫(1089—1158),珠公41世,字彦济,徽州歙县呈坎人。登(意为中)政和二年进士,监登闻鼓院,迁大理丞、刑部员外郎,官至史部尚书。

  罗汝楫的主要恶行是与秦松勾结,陷害岳飞父子和忠臣良将。下面请看的几段文献史料(以下简称史料):

        1、《宋史演义》载:为确保万无一失,秦桧又请谏议大夫万候卨主办此案。万候卨跟岳飞一直不和。他这次公报私仇也算如愿以偿。经过几次审问和儿番拷打,害得岳飞死去活来。可是岳飞始终不肯承认。万俟卨也效仿张俊,自作供状,

       2、《说岳全传》载: 岳飞道:“这叛逆的罪,如何屈得我!”二贼(万候卨和罗汝楫)道:“既不招,叫左右先与我打四十!”左右一声吆喝,将岳爷扯下来,重重的打了四十。可怜打得鲜血迸流,死去复醒,只是不肯招认。二贼又将岳爷拷问一番,用檀木拶指(旧时夹手指的刑,拶音zon )命二人用杖敲打,打得岳爷头发散开,就地打滚,指骨尽碎!岳爷只是呼天捶胸,那里肯招。二贼只得命狱卒仍旧带去收监,明日再审。

       3、《说岳全传》载:秦桧就将传单递与王氏道:“我只因诈传圣旨,将岳飞父子拿来监在狱中,着心腹人万俟卨、罗汝楫两个用严刑拷打,要他招认反叛罪名。今已经两月,竟不肯招。民间俱说他冤屈,想要上民本。倘然口碑传人宫中,岂是儿戏!欲放了他,又恐违了四太子之命,以此疑虑不决。”

       4、《宋史》称:赵构、秦桧、万俟卨等人将永远是千古之罪人。

       5、《说岳全传》载:岳飞从绍兴十年十月被打入大牢,拖到了年底,还是没有结案。十二月二九号,秦桧跟妻子王氏在家里围炉饮酒,忽然下人送进来一封书信,秦桧一看信封表面,原来是万候卨送过来的,连忙拆开来看,他说建州有个叫刘允升的平民百姓, 召集士民,替岳飞上讼喊冤。万候卨担心夜长梦多,发生变故,所以特地请教秦桧该怎么办。秦桧眉头紧锁,满脸愁烦。王氏问他有什么烦心事,秦桧便将书信递给王氏阅览,王氏看完,笑着说;“这有什么要紧的?索性灭了他,免得别人再闹出什么事情。”果然是最毒妇人心。秦桧还在沉吟,王氏又说道 :“要是放虎归山了,我们都活不了!”秦桧听到这句话后,才下定了决心。他当即拿出纸笔,写了几句语、将纸张折成方形,派心腹送往临安大理寺狱吏。当天晚上,狱中传出了岳飞的死讯。

       6、《说岳全传》载:二人正说之间,内堂院子走进来禀道:“万俟卨老爷送来黄柑在此,与太师爷解酒。秦桧收了。王氏道:“相公可知这黄柑有何用处?”秦桧道:“这黄柑最能散火毒,故尔送来。可叫丫环剖来下酒。”王氏道:“不要剖坏了!这个黄柑,乃是杀岳飞的刽子手!”秦桧道:“柑子如何说是刽子手?”王氏道:“相公可将这柑子捞空了,写一小票藏在里边,叫人转送与勘官,叫他今夜将他三个就在风波亭结果了!一桩事就完结了。”秦桧大喜,就写了一封书,叫丫环将黄柑的瓤去干净了,将书安放在内,封好了口,叫内堂院子交与徐宁,送与万俟卨去。

       7、《说岳全传》载: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 不觉耳红面赤。岳爷道:“为着何事,这等惊慌?”倪完料瞒不过,只得跪下禀道:“现有圣旨下了!”岳爷道:“敢是要去我了?”倪完道:“果有此旨意,只是小官等怎敢!”岳爷道:“这是朝廷之命,怎敢有违?但是岳云、张宪犹恐有变,你可去叫他两个出来,我自有处置。”

       8、《说岳全传》载:两边禁子不由分说,拿起麻绳来,将岳爷父子和张宪三人勒死于亭上。时岳爷三十九岁,公子岳云二十三岁。三人归天之时,忽然狂风大作,灯火皆灭。黑雾漫天,飞沙走石。后人读史至此,无不伤心惨切,唾骂秦桧夫妻并那些依附权奸为逆者。

       二、是非公论

       1、岳飞一案,是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从史料1、2可以看出,万候卨公报私仇,罗汝楫为虎作伥,他们对岳飞严刑拷打,自作供状,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置于死地。因为岳飞坚持以武力抗击金人,坚决反对卖国投降的所谓“和谈”。由于当时的大环境是以岳飞为首的主战派对以赵构为皇上、秦桧为宰相的主和派的斗争,主战派是弱势,岳飞成为斗争的牺牲品。但岳飞是我们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他的死,大义凛然,重于泰山!

       2、关于岳飞遇害的原因,从以上史料3、4、7可以看出,是赵构和秦桧共同对他下的毒手。其罪魁祸首是赵构、秦桧,张俊等也逃脱不了干系。赵构迫害岳飞,是因为他怕岳飞迎回他的哥哥钦宗,亦怕岳飞功高盖主,危及自己帝位;秦桧卖国,谋害岳飞是金兀术指使,同时又迎合了赵构的心意。没有赵构的命令和默许,秦桧不敢恣意盲为:没有秦桧发话司令,万候卨、罗汝楫等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3、在明正德时期,在浙江任指挥使的李隆专程来祭拜岳飞,完成祭拜之后李隆不禁想起了残害岳飞的主谋秦桧夫妇和万俟卨,这么一位忠君之士就被他们三人白白冤枉致死,所以李隆为了让更多的民众牢记岳飞和那些坏事做尽得大奸臣,就命人打造了三个铜像永生永世跪在岳飞的墓前,这一跪就跪了几百年 他们分别是:秦桧夫妇和万俟卨。到了万历年间,浙江的指挥使叫范来,认为张俊是从犯,理应也该跪在岳飞面前谢罪,又命人重新打造了四个,所以这个时候就成为了四个。到了下一任指挥使的时候,他认为张俊和王氏这种小角色登不了大雅之堂,也没有资格跪在岳飞的面前,于是就把这两人的铜像丢到了西湖里,剩下的秦桧和万俟卨搬到了岳庙之前。范来再次来到浙江,自己出钱找人打造了四个铜像,清朝又有人把罗汝辑加了进来。到清朝雍正时期,浙江总督李卫又命人重新铸造,过程中发现罗汝辑跪在岳飞墓前不够资格,就去掉了。

       4、从岳飞被害的全过程看,罗汝楫的错误是参与了赵构与秦桧的阴谋。有赵构的圣命,有秦桧的钧旨,罗汝楫为了高升,甘愿充当帮凶,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极尽逼、供、信之能事。但他不是决策者,是执行者,是帮凶。从史料5、6、7来看,决策者是赵构、秦桧和王氏,万俟卨也有参与。审理岳飞时,周三畏挂印(也说是何铸)后,罗汝楫职位比万俟卨高(罗汝楫是殿中侍御史,从六品;万俟卨是监察御史,从七品官)。按说罗汝楫应为主审,而秦桧确用万俟卨为主审,这说明万俟卨在秦桧心中更重要。另从史料7、8来看,罗汝楫也不是刽子手, 刽子手是倪完等人。

      《宋史演义》载:不久,罗汝楫升任吏部尚书,与秦桧共同把持官员的任命大权,罢免了不少忠臣良将,但总之,他是间接的,“舌尖杀人”而已。秦桧死后,罗汝楫失势,离开朝廷,被贬地方,成为一名地方官,人们也逐渐淡忘了他。

       三、 浮想联翩  

       1、历史上,我们罗氏以忠孝闻世,涌现了罗企生、罗珠、罗荣桓等众多的英雄人物,名垂青史,世代流芳!但罗汝楫是罗家史上的一个奸臣,虽说没有身败名裂,但也落了个遗臭万年的可悲下场,这是我们罗氏的耻辱!我们应以史为镜,引以为戒!

       2、罗汝楫投靠秦桧,充当秦桧的走狗,是为了升官晋爵。因此,为人处世,应谨记罗氏家训,要走正道,做善事,辩忠奸,不与奸佞为伍,不能为了名利而鬼迷心窍,这应作为我们做人的底线。不但要做到自已清白一生,还要不影响后世。《宋史·罗汝楫传》附“罗愿传”,称:罗愿(罗汝楫第四子)任鄂州知州时,政绩不错。鄂州是岳飞当年与金兀术打过仗的地方,岳飞被害后,鄂州人建庙纪念。到鄂州来当官的人,都会拜谒岳飞庙。罗愿来鄂州后,编撰了一部《新安志》,是全国现存33种宋代志书之一,也是安徽现存唯一的一部宋代志书,明朝的《永乐大典》和清朝的《四库全书》先后收录该书。当时这里的岳飞庙已经建成13年了,罗愿因为父亲与岳飞案件的特殊关系,心里压力很大,一直不敢拜谒岳飞庙。这年夏天,罗愿大旱求雨,自我感觉尚好,应该可以去拜见这位英雄。没想到,刚刚下拜,便一跪不起,并一命呜呼,结果猝死在岳飞像前。

       3、罗汝楫虽然追随秦桧,造成了人生的恶果。但本宗修谱的一个宗旨是“隐恶扬善”。既然李卫都能够将跪在岳飞墓前的罗汝辑铜像拿掉,我们罗家能不能给罗汝辑一个恰当的评价呢?


       (作者:罗会林  罗运桓   编辑: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