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四维家族
文化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四维家族 > 文化研究
罗子国的兴衰
作者:罗氏传媒  更新时间:2021-08-13 16:50:29 阅读:

罗子国的兴衰

   一提罗子国,人们就想到汩罗江畔罗子国。殊不知罗氏经历了建国、复国到汩罗江的罗子国,三个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

    商末周初,周武王伐纣,荆楚、罗氏族积极追随。周武王3年(公元前1118年),匡正镇守宜城(今新郑东南40公里)有功,被封为宜城侯。周武王9年,匡正奉命南征有功,被封为安南罗国公。过了两年,周武王率领八百诸侯,开始了灭商战争。匡正率罗氏族全力参加战斗,从今陕西长安县出发东征,经牧野之战,大立战功。

  周武王论功行赏,匡正被封为子爵,食采于宜城,国于罗水之阳,故称罗国(遗址在今湖北南漳县内),又称罗子国(子爵级别的王国)。罗氏族人沿汉水南迁至湖北荆山西北面的房县,后来向东走出山林,迁至汉水之滨的宜城县西20里的罗川城。这里平原沃野,有着罗氏族人发展农业的优越环境。匡正被尊奉为罗国的建国始祖。而荆楚因功被封于丹阳。荆楚越秦岭,沿淅水南下,到达丹阳(今河南西南淅川),建立楚国,罗国仍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宜城的罗国,是正式见载于史册及罗氏族谱的罗氏故国。自匡正公建立罗子国以来,罗国臣民在西周太太乡地共生存了十五代,330 多年(公元前1044—— 公元前707 年)。

   后被楚国所灭,本来罗国是夏商时代芈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和荆楚同祖。在商代吕,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伐属于夏朝的残余势力——荆楚,罗是荆楚的分支,自然也遭到同样的打击,便随着荆楚部族躲避而西迁。当荆楚迁到今陕西渭水域的荆山、楚水叶,罗人也迁到楚北面罗山、罗水,即今甘肃正宁县东二十里的罗山。《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七载:“(正宁)县东二十里有罗山。《寰宇记》:罗川水出罗山下,隋以此名县。”《清一统志》卷二百三载:“罗山,在正宁县东二十里。”又载:“罗水,在正宁县南,西南流入宁州界。《元和志》:隋,罗川县,以县南罗水为名。”白眉初《秦陇羌蜀四省志》载:“罗水出子午岭,西流至峡西县会泾水。”罗山,系子午岭西边的一座山脉,正位于陕、甘界上。子午岭之北有直罗川。在陕西富县南,东流入葫芦河。由于罗人迁居于此,这里的山和水都以罗为名,罗川之上还有叫罗川务的地名。后来,隋朝便因罗川之名,建为罗川县。这个罗山、罗水,正靠近周部落的祖先庆节居住的邠地的北邻,他们都属于夏族的体系,共同联合以抵抗商人。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十巫中有巫罗,当系罗国的首领,又是巫师,与巫彭相近,巫彭亦在西方,今彭水(甘肃庆阳县南古彭阳县)一带。

  到了春秋初期,正值楚武王国势强盛,楚向汉水以东和以北发展势力,罗国首当其冲,便遭楚国不断的侵凌。《左传·桓公十二年》(公元前700年),楚国派兵征伐绞国,“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注:罗“国在宜城西山中。”《左传》原文:“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niǔ)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王使赖人追之,不及。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战事的经过是: 当楚伐绞时,楚都东南的罗国企图偷袭楚都。黄帝八十二世孙,班公,命其大夫伯嘉到彭水(今南河)侦察。伯嘉一而再、再而三地点算楚师渡彭水的人数,被楚人发现。伯嘉带回情报。因为楚师主力没有全部出动,罗国也未轻举妄动,以为就此了事。但楚国没有忘记要惩罚胆大妄为的罗人。就在楚伐绞的第二年,武王遣师伐罗。主帅还是屈瑕。年事已高的斗伯比为屈瑕送行,见屈瑕有骄矜之色,深为担忧。请示武王派兵增援屈瑕。其实,此次楚伐罗是全军以出,已无援兵可派。武王听了斗伯比的话,不以为然,斗伯比也没有详说力争。武王回宫后还在想斗伯比那个近乎荒唐的建议,不知所为何来,于是告诉夫人邓曼。邓曼明达事理,善解人意,她对武王说:"大夫斗伯比所担心的,怕不是士卒寡不敌众吧?他所担心的是莫敖轻敌致败呢!"武王恍然大悟,派人追告屈瑕,可为时已晚。

屈瑕只能指挥单打一的战役,对涉及多方的战役和变化多端的战局则束手无策。伐罗不像伐绞那样单纯,它是貌似顺境的逆境。邓、卢、罗这条常山之蛇虽伤而未僵,在楚国发兵后,则动弹起来了。屈瑕为了尽早攻克罗都,督催全军尽快渡过鄢[yān]水(今蛮河),队列错乱也在所不惜,以致渡过鄢水之后,楚军不成队列了,行近罗都时,正面有罗师迎击,背面有突然出现的卢师偷袭,屈瑕和他的将士都大惊失色。楚军腹背受敌,迅即溃败。屈瑕因退路被卢、罗联军截断,不得已南逃。由于卢、罗联军的追击,屈瑕一行狂奔不止,竟逃到荒谷一带(荒谷在今江陵县境)。屈瑕无面目见君王、父老,乃自缢;其他将领则自囚以听罪。武王宣告臣民:"这是寡人的过错"。他宽宥 [yòu]了全体将士。

屈瑕的自缢开创了楚国统帅以身殉职、以死谢罪的先例,其人其事,于当时虽有过,于后世则不为无功。

十三年春季,楚国的屈瑕进攻罗国,鬬伯比为他送行。回来时,对他的御者说:"莫敖一定失败。走路把脚抬得很高,表明他的心神不稳定了。"于是进见楚武王,说:"一定要增派军队!"楚武王拒绝了,回宫告诉夫人邓曼。邓曼说:"大夫鬬伯比的意思不在人数的多少,而是说君王要以诚信来镇抚百姓,以德义来训诫官员,而以刑法来使莫敖畏惧。莫敖已经满足于蒲骚这一次战功,他会自以为是,必然轻视罗国。君王如果不加控制,不是等于不设防范吗!鬬伯比所说的请君王训诫百姓而好好地安抚督察他们,召集官员们而勉之以美德,见到莫敖而告诉他上天对他的过错是不会宽恕的。不是这样,鬬大夫难道不知道楚国军队已经全部出发了?"楚王派赖国人追赶屈瑕,没有追上。

莫敖派人在军中通告:"敢于进谏的人要受刑罚!"到达鄢水,楚军由于渡河而次序大乱。全军乱七八糟毫无秩序,而且又不设防。到达罗国,罗国和卢戎的军队从两边夹攻楚军,把楚军打得大败。莫敖吊死在荒谷,其他将领们被囚禁在冶父,等待处罚。楚武王说:"这是我的罪过。"把将领们都赦免了。

虽然这次在历史上留下了“弱罗胜强楚”的战例,也为罗国后代子孙埋下了一个安全隐患。但因楚毕竟是个大国,"其后,楚复伐罗,并其国,子孙以国为氏。"罗国被楚所灭,时间约在公元前690年,楚武王伐随之前。否则,楚国决不能越过罗国去攻打随国,也不能越罗国去攻打邓国。所以,楚灭亡了罗国之后,完全控制了汉水交通要道,为吞并汉东诸姬和北向中原,打下了巩固的基础。

对于罗囯的灭亡原因,据富辰谏周襄王说:"昔鄢之亡也由仲任,……罗则季姬,……是皆外利离亲者也。"注:季姬,姬氏女,为罗夫人而亡其国也。……外利,行满腔热情僻求利于外,不能亲亲以亡其国也。"这个季姬,很可能是汉东诸姬国君的女儿,与罗联婚'含有共同抵抗强楚的目的。至于把罗的亡国原因,归咎于季姬这个妇人,未免过分。但罗子国胜楚而骄,发展为骄奢淫逸,不能团结群众,却是亡国的主要原因。

罗亡国后,子孙便由熊姓改为罗氏,或为罗侯氏。《姓氏急就篇》说:"罗侯氏,罗国为楚所灭,其后号罗侯氏。"《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二也说:"罗侯,罗君之后,子孙氏焉。"《姓解》也称:"罗侯,即上罗国子孙,为楚所灭。有国日,尝封侯者,又自称罗侯氏。"《通志·氏族略》载:"罗侯,罗君之后,支孙我廿。其国在宜城山中,后迁枝江。"《路史·后纪八》云:"罗,后也入楚,有罗氏,罗侯氏。"苏轼《万石罗文传赞》中也说:"罗氏之先,无所见,岂左氏所称罗国哉。"国亡,以国名为姓,这些都是周、秦时期,亡国、失邑之君主、大夫的子孙所惯行的通例。

楚国完全占领了罗国,罗国彻底消灭。之 后,世代陷于山林之中,黄帝九十世孙,万通公,遂出逃下邑.避隐襄阳黄龙洞金瓜墟,山野草林隐居,国人逃奔散去,罗家十九口人被楚杀害.这是史上罗氏,致命一击,不少罗国遗民被掳往枝江,为楚修筑新都,沦为奴隶。但也有不少逃离家园,在逃出罗国的宗室后裔中,有两支脉又建立了远离楚国的两个“罗国”。一支罗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一支罗人转辗迁徙到贵州,其后人建立“罗甸国”。匡正公建立的罗子国,从此结束。由图腾演化为号的罗国,遗民也就以国为姓氏了。

  黄帝九十七世孙,建国始祖匡正公三十一世孙乘公.讳凌甫。是一位很有志氣的人,他深恨羅國被楚國所滅,焦思苦慮,審度情勢,看出在當然的濟濟枭雄中,惟有秦國才是楚國的對手,於是他就跑到秦國去做事,經過不斷的努力,終於獲得秦王的器重。周顯王三年,即公元前366年秦王決定把隴西之地封賜給他作為采邑。但是他一方面婉轉謝絕此一恩賜,另一方面,卻懇請秦王派兵助他復國。結果,在秦國大軍的幫助下,凌甫公果然很快就達成復國的心願,把宜城從楚國的手中搶回來。

羅國復國之後,凌甫公緊接著展開建國的工作。首先,他認為宜城位處偏僻山中,不適合作為政治上的領導中心,於是,他當機立斷,把羅國的國都毅然遷到較南的枝江(即今湖北省枝江縣)。據說,一直到現在,枝江縣還遺留有兩千三百多年前羅國的故址。完成了遷都的重大工作,凌甫公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當然,他看到羅氏家族的宗人散徙,大都罔知所宗,就追尋源流,取上祖祝融居火正,匡正封於宜城,以國為姓,歷世源流,輯為家譜,傳諸於後。羅氏之有家譜,就是這樣早在兩千三百多年以前即已開始。他在谱序中说:“太极未判,天地混沌,自混沌初开,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妻,有夫妻然后有君臣上下,而礼义始焉

缅我鼻祖轩辕黄帝,系出神农同母名女登弟茶之后,世嗣少典国诸侯,后少典国君有妃附窦氏,祈野见电光绕斗,感而有孕;二十四个月,有景星庆云之祥,生帝以轩辕寿丘,因名轩辕,姓公孙。

帝生而神灵,龙颜日角,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于敦敏,成而聪明,国于有熊,故曰有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以士德王而有天下,故曰黄帝。登位百年,娶元妃西陵氏女螺祖,生三子:昌意、玄嚣、龙苗;次妃方累氏女,曰节,生二子:休、清;三妃彤鱼氏女摸母,貌恶德充,生二子:苦林、禺阳;众妾之子十六人,织四妃之子为二十有五,其得姓者,有十四人,共十二姓:祈、已、膝、箴、任、荀、嬉、姞、儇、依、夷、酋,其余皆姬姓。

帝长子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子乾荒;乾荒娶河女淖子,是为女枢,感瑶光贯月之祥,生颛顼于若水,年十五岁佐少昊,年二十即帝位,以水德王,绍金天氏政,初国高阳,故号高阳氏;娶邹氏女,生骆明、芒舒、晴数、祷戴、大临、龙降、廷坚、仲容、叔逢;又娶胜愤氏女,生称,称生卷章;庶子穷蝉,其不才子曰祷机。自苍舒至叔蓬谓之八恺。

卷章娶蟜氏生二子,长曰黎、次曰回,我祖黎公即祝融氏,颛顼帝时为火正,又为北正,司地;及高辛氏之世,与弟回,代为祝融之官。后世以功列五祀,称祝融氏,都以郐。《按:今河南新郑县东北有祝融墟也。)

历唐虞夏商周五代,处其地者,改称坛姓;坛姓之后,有迁居陇西者。至周武王三年,我祖郐公子匡正公,因征邵有功,晋封子爵,国以邵,镇守楚北,地在南郡北八十里,因有罗水出焉,故号曰罗国。

溯自郐公至乘身三十余世,自黄帝至今数千年矣,罗国子孙,流离散徙,罔知所宗;乘幸蒙秦国擢用,授爵封邑,乘辞不受,乞复罗国,并迁都楚南之枝江﹔因南北争夺,迄无了期,乃追寻源流,辑为家乘,念罗国之后,遂定以国为姓,记录大略,以识前人之功德,以履后裔之孝思,永垂千世云尔。

大周显王十四年岁次丙寅孟冬吉日,罗国始祖郐公三十一世孙荆州枝江乘谨序”。

乘公在楚国和秦国为罗氏族子孙争得了生存的空间。为了使罗国子民的后裔记住“罗国”,也为了千秋万世的罗氏子孙都能顺利地找到自己的源头,不致由于年代久远而茫无头绪,周显王十四(前355)年,九十高寿的乘公编纂了第一部罗氏家谱《罗氏源流记》。乘公还撰写谱序,阐明罗氏渊源,“以识前人之功德,以履後裔之孝思,永垂千世云尔。”《罗氏源流记》是罗氏子孙追本溯源的最基本依据,也是后世研究上古历史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是千千万万罗氏子孙的一份无价遗产。这是乘公一项不朽的贡献。

现代罗氏谱牒都是以远古轩辕黄帝为一世祖,源于凌甫公之谱序。也符合于“炎黄子孙”一说。轩辕黄帝生于公元前公元前2697年农历二月初二日,至豫章一世祖罗珠(生于公元前245年),其中相距2452年,我主编(浏阳罗氏)联族合谱一书时,有幸观阅了近50部各支族谱。有的只有30.40多代,最多的也只有80多代。2020年我去江西丰城市调查了上十个支系,查阅了部分族谱,有三个支系正在修续族谱,远古源流都是轩辕黄帝,且都只有六代。我说这显然存在断代严重问题,按照一百年4代计算也应有98代,怎么只有六代呢?他们说这是老谱流传下来的,不能更改,我无语了。况且,现在“宗亲会”“联谊会”“研究会”何其之多,可惜就是没一个权威机构,也没一个学者、专家来正本清源。

凌甫公宜城位处偏僻山中,不适合作为国都,于是,他当机立断,毅然把罗国都城南迁到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县)。卒于周显王廿八年(公元前372),享寿九十七,陵墓就在枝江城北。凌甫逝世后的52年,也就是公元前320年,其孙守陇,轩辕九十九世,讳宣,号连捷,图南长子,凌甫之孙。威烈王己卯生,荫袭祖爵,周慎觏王辛丑,即公元前320年携家眷二十八人,由枝江迁于岳州府古罗县,〔即今湖南省岳阳市汩罗县)。

1957年湖南省博物馆在汨罗县往西北八里的屈原农场蚕桑场发掘岀一座古城,内有筒瓦,板瓦等,还有罗子国字样石碑。引起了学术界,考古工作者极大的兴趣和争论。一说认为守陇公从湖北枝江领家眷28人遵凌甫公之嘱托迁入平江古罗山投奔猛烈公,创建罗子国非守陇公而是猛烈公。其根据是猛烈公是原住罗氏,我觉得此说不确切,不是投靠是立国。1、两祖先存在时间差,2、守陇公未来之前为何沒有罗子国记载呢?当然还需进一步考证,笔者不能狂作定论。二、地域之争。罗子国到底是在汨罗市还是在平江县?其实两处都对,因当时对现在的湘阴县,汩罗市,平江县,浏阳市隶属古罗县管辖。现属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古罗城村一组。为汨罗江下游南岸自翁家港至马头槽之间一块广阔的土洲。

《地理志》曰:江沱出西南,东入江是也。其民古罗徙,罗故宜城西山,楚文又徙之于长沙,今汨罗是也。”《水经·湘水注》载:“汨水又西迳罗县北,本罗子国也。”《楚文化的南渐》(32页):“罗故城应在湘水之阴的湘阴县东北六十里的汨罗市(原属湘阴县,1966年设县,后改市)汨罗江(即汨水)下游的罗城。罗城,位于汨罗市西北四公里处的翁家港至马头槽这一宽阔平坦的土洲上,今属屈原农场蚕种场。”《大明一统志》载:“汨罗江,在湘阴县北七十里,源出豫章,流经湘阴县,分二水,一南流曰汨水,一经古罗城曰罗水,至屈潭复合,故曰汨罗,西流入湘”。《前汉书·卷28》载“长沙国罗县。”颜师古曰:“盛弘之《荆州记》云,县北带汨水,罗水,水原出豫章艾县界,西流注湘汭、汨西北去县三十里名为屈潭,屈原自沉处。”《清一统志》载:“卢水源出卢山,南流径故县城,至双江口入汨,以其流径古罗县,故以名罗水。”

史书记载,秦汉间就在古罗国故土上设置长沙国罗县,于1978年在长沙近郊亦曾出土有西汉印章“罗长之印”,就是有力的物证(据《考古通讯》1978年第四期周世荣《长沙出土西汉印章及其有关问题研究》)介绍,“罗长之印”属于县级长官的官印。“罗”是汉朝设置的县,范围包括今平江、湘阴、汨罗一带,说明属于长沙国的辖区。而此印又出土于长沙近郊,同墓中还有一枚玉质楔形钮无字印,两印相对年代为秦末汉初之际,亦于历史相吻合。

1985年汨罗市进行了文物普查。普查发现,罗城遗址东面范围远非以往所认识的那么小,它自与罗城隔李家河相望的马头槽起,向东一直到汨罗市的百丈口村,仍有不少东周的陶器残片。罗城遗址南面的鸡公滩,也是东周遗址。与罗城遗址隔汨罗江相望的有汨罗山、罗山,罗山附近的红花双江口有罗水,沿罗水上溯过松溪有罗汭,在屈子祠所在的玉笥山前有罗渊,再延伸到平江古龙泉边的罗国山。这些以罗为名的城、山、水、汭、渊等,与罗人灭国以前在宜城、枝江活动留下的罗川、罗山、罗水、罗城相同。因此,调查认为,以上这些地区都应该是古罗国遗民活动地域而名。

   《楚文化的南渐》(第34页):“联系到古罗城内文化堆积厚达半米,古罗城附近东周遗址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罗山分布的东周墓葬及诸多以罗为名的为罗子国活动范围的众多地方,不难看出,罗人亡国绝祀迫迁于此后的几乎整整一个东周时期,虽然遵楚制,从楚俗,但始终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国名,复国之望仍未泯灭”。

古罗子国是当时汨罗江流域方圆5000平方公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曾经写作、生活过的地方。与屈子祠具有同样的历史价值。古罗子国的活动范围,在古麋子国的南面,主要在汨罗江流域。由于罗人的关系,把一条无名溪江改为罗水。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洞庭之南,罗水出焉。"《清一统志》云:"卢水源出卢山,南流迳故县城,至双江口入汨,以其流迳古罗县,故一名罗水。"卢水是罗水的一以,应是先因罗国所在而叫罗水,罗水流入湘江处叫罗渊,见于《水经注》,因位于罗水与罗国故地,才叫罗县。光绪《湘阴图志》卷二十水志:"案罗水源出巴陵罗内(一名罗里),以北斗岭周环罗列其中,有三源九井,谓之罗内,故得罗水之名,"其实,"罗水源出巴陵县葛藤尖",即今岳阳县渭洞乡桂峰村葛藤尖。罗水西流叫枯港,三十五里经罗内,再西南流叫松溪,以下才叫罗水,八十八里至汨罗市红花乡双江村的小江口入于汨水,才合称汨罗江。清末"夏时涨水,深约二丈有奇,面阔约三十丈;冬时涨落,不通舟楫。"罗内的名称,系罗国活动之地,并非"周环罗列"而名。在汨罗江北岸的楚塘乡(今屈子祠镇)楚南村有汨罗山,又叫罗山,屈子祠前有罗渊,皆以罗国活动地域而名。古罗子国以北就是古麋子国的活动范围。到战国初,楚于今湖南一带置黔中郡,而麋、罗等附庸国宣告终结,都统辖于黔中郡。

关于罗国的历史,包括公元前2000年建立的罗国,到罗子国、罗侯国、楚国的附庸国、新罗国,罗国存在了将近3000年。罗氏的子孙已经融入各个民族,并迁移到世界各地。但是寻根溯源,都是源于不大被世人注意的河南省南部的罗山县。从河南的罗山县到甘肃的罗川镇,到湖北的房县、宜城、枝江、江陵,到湖南的平江县(汨罗江),再到江西南昌,直至豫章郡望,一条不算十分清晰但也前后有序、合乎逻辑的脉络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罗国的历史。今天的罗家人应当为此而骄傲。

(资料:罗顺阶  编辑: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