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罗氏传媒
名人轶事
 您的位置:首页 > 罗氏传媒 > 名人轶事
罗从彦:王者富民,霸者富国(下)
作者:罗氏传媒  更新时间:2019-10-14 10:47:24 阅读:

罗从彦:王者富民,霸者富国

(下)

       既然都出现了天人感应这件事,那么封禅活动就变得理所当然。然而靠这种欺骗的手段来维护社会统治,罗从彦认为很不可取:

       以理考之,穹然默运于无形之中,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此天之理也。天岂谆谆然,有物以命之乎?远求前古,未之或闻;下验庶民,无所取信。而王旦乃以龙图授羲,龟书锡禹比之,使帝之精诚,一寓于非所寓,可胜惜哉!

       罗从彦认为,皇帝应当把心思用在如何治理百姓问题上,而今用远古的办法来弄这种把戏,反而让百姓失去了对朝廷的信任,这么做极不可取。之后他直接点出了王旦之名。

       那么,罗从彦认为怎样做才是对的呢?这又衍生出了作为大臣应当是正直还是忠厚的问题。正直的话,就不应当弄虚作假,但这也会让皇帝不满意;而忠厚的话,如果完全听从皇帝所言,就会发生欺骗百姓的事情。罗从彦怎样调和这之间的矛盾呢?他在《议论要语》中说:

       士之立朝,要以正直、忠厚为本。正直则朝廷无过失,忠厚则天下无嗟怨。二者不可偏也。一于正直而不忠厚,则渐入于刻;一于忠厚而不正直,则流入于懦。

       罗从彦将正直与忠厚结合起来,他认为做大臣者要将这两者集于一身,因为正直能够让朝廷不出错,而忠厚又能让帝王满意和天下百姓无怨言,所以,罗从彦认为只正直不忠厚的大臣,就会慢慢变得刻薄,而只忠厚不正直的大臣,就会慢慢变得唯唯诺诺。

       从治理天下的方略而言,罗从彦特别重视法制,他在《遵尧录四》中说:“古帝王理天下,未有不以法制为首务,法制立然后万事有经,而治道可济也。”罗认为古代帝王治理天下,首先依靠的就是法制。他认为有了健全的法制,天下的百姓就有了守法的依据,而统治者的管理也会容易。

       那么,法制是宽松好还是严格好呢?罗从彦在《议论要语》中说:“朝廷立法,不可不严;有司行法,不可不恕。不严,则不足以禁天下之恶;不恕,则不足以通天下之情。”他认为立法要严,执法要宽,如果不严就无法禁止天下的恶行;如果不宽,老百姓会认为政府没有人情味儿。

墓碑

       他对这个探讨又涉及到了中国历史上争论已久的“王道”和“霸道”的问题。按照儒家传统,理学也同样推崇王道,罗从彦也坚持这样的正统观点,他在《议论要语》中说:

       王者,富民;霸者,富国。富民,三代之世是也;富国,齐晋是也。至汉文帝行王者之道,欲富民而告诫不严,民反至于奢。武帝行霸者之道,欲富国而费用无节,国乃至于耗。

       罗从彦认为,王道富裕的是百姓,而霸道富裕的是国家。儒家所推崇的夏、商、周三代,就是所谓的富民时代,而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那就是霸道时代。但罗从彦也说,无论王道还是霸道,都各有利也各有弊:实行王道,就容易让地方诸侯越来越强,最终发生争夺地盘的战乱;而如果实行霸道,则会劳民伤财,导致国家空虚。

       既然如此,那是王道好,还是霸道好呢?罗从彦没有给出答案。但细品他的这段话,他认为王道和霸道互补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故而傅小凡认为罗从彦的这个观点“较之传统儒家一味地主张‘王道’显然更加切合实际”。

       由以上可知,罗从彦是位务实的理学家,他以理学观念来探讨社会的现实。当然,他在理学本体论研究方面也有自己的态度,而这些态度大多是从他的老师杨时那里继承而来者,比如杨时曾跟罗从彦说:“某尝有数句,教学者读书之法云: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容默会于幽间静一之中,超然自得于书言象意之表。此盖某所为者如此。”

       杨时认为,只有人的身体处在静坐状态时,人才会体味到一些真理,这个真理指的就是已发、未发问题。而罗从彦也认为,需要在“静”中体验未发。对于这一点,后世多有批评,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引用了三位学者对罗从彦这个观念的评价。一是杨道夫所言:“罗先生教学者静坐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作何气象,李先生以为此意不惟于进学有方,兼亦是养心之要。而《遗书》有云‘既思则是已发’者,疑其与前所举有碍。”

       看来,罗从彦在教弟子时也是让他们通过静坐来体验未发。而他的弟子李侗则进一步认为,这种静坐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还是养心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有个问题,那就是只要进行思维活动就是已发。

       既然如此,那在静坐时体验未发就已经是思索了,而未发也就变成了已发。因此,黄榦评价到:“罗先生以静坐观之,乃其思虑未萌,虚灵不昧,自有以见其气象,则初无害于未发。苏季明以求字为问,则求非思虑不可,此伊川所以力辩其差也。”黄榦认为,罗从彦所强调的静坐并不是要求思索,所以静坐并不会影响到未发。

       而朱熹则认为:“罗先生说,终恐有病。如明道亦说静坐可以为学,上蔡亦言多著静不妨,此说终是小偏。才偏,便做病。道理自有动时,自有静时,学者只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见得世间无处不是道理,虽至微至小处,亦有道理,便以道理处之,不可专要去静处求。所以伊川谓‘只用敬,不用静’,便说平也。”朱子还是认为罗从彦的这种说法有问题,朱子把这个问题的源头追到了程颢那里,因此,朱子认为只有用“敬”字来替换“静”,才是解决这种矛盾的唯一办法。

       针对以上三种说法,黄宗羲做出了这样的总结:“罗豫章静坐看未发气象,此是明道以来,下及延平,一条血路也。盖所谓静坐者,不是道理只在静处,以学者入手,从喘汗未定之中,非冥心至静,何处见此端倪?久久成熟,而后动静为一。若一向静中担阁,便为有病。故豫章为入手者指示头路,不得不然,朱子则恐因药生病,其言各有攸当也。”

       黄宗羲认为,罗从彦所提倡的从静坐中来体验未发,是从程颢以来一直到李侗所坚持的原则观念。黄认为,如果不让学者静坐,那些人心神不定,就无法真正地体会真理,只有当他们静下心来时,他们才能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未发。这么做也有一个弊端,因为一直静坐下去就会流入禅定,这就又成了问题。

       但罗从彦没办法,为了让弟子们真正地体会到真理的细微之处,他只能让弟子先从静坐开始。故而黄宗羲的结论是:无论是罗从彦所言,还是朱子所言,其实各有各的道理,都不能说是错。

       罗从彦在理学上的名声越传越大,到了宋绍兴二年,他61岁时,朝廷赐给他进士衔,任命他为惠州博罗县主簿,后来又升为县尉。三年之后,他任满返回故乡,在途中染病身亡。《福建通志·罗从彦传》中称:“先生卒于官,子敦叙早殁,丧不得归,后数年,族人罗友为惠州判官,遣人持护以归。至汀州,遇草寇窃发,寄菆于郡之开元寺。”虽然经过了这番周折,他最终还是归葬故乡。

       罗从彦祠位于福建省南平市篁路村。此程的寻访,我是以南平市为基地,在当地包下了一辆出租车。司机是位当地人,他对我寻访单中所列的地点信心满满,然而实际的寻访过程却并没有那么顺利。首先他带着我在一处靠近山顶的地方,找到了罗从彦老师杨时的祠堂,在那里拍照完后,一路盘旋下山,又退回到山底的大道上。为了保险起见,我让司机停车,先在路边打听罗从彦墓的具体方位。然而打听了多人,却无人知道此墓的具体方位,但是得到了一个意外的信息,有位行人告诉我:虽然他不知道罗从彦墓在哪里,但他却知道离此不远有一个村,此村内有罗从彦的祠堂,找祠堂的人问墓在哪里,那一定能打听到确切地点。这真是个好办法,于是谢过路人,按其所言,奔篁路村而去。

文保牌

牌坊

       刚到篁路村口,即看到了路边田地里有一座新建的牌坊,上面写着“豫章故里”,可惜将“里”字写成了“裏”,旁边有南平市的文保牌,写明叫“罗从彦特祠”,我不明白“特祠”作何讲,但总算找到了跟罗从彦有关的地点,还是觉得挺高兴。

祠堂外观

尼山正脉

       进入祠堂的大门,里面有几位工作人员模样的老乡在打扫卫生,我提出拍照,他们表示同意。祠堂的建筑较为特别:整个的院落全部用立柱支起,看上去像某个水边建筑物的下层,这些水泥柱全都涂上了红漆,在靠后的位置上悬挂的牌匾写着“尼山正脉”,之下悬挂着三张手绘的罗从彦画像。

两层建筑

祠堂的第二进

       祠堂的二进院落仍然是同样的建筑格局,正前方挂着红色的横幅“纪念罗从彦诞辰940周年暨罗从彦祠重修落成典礼”。从横幅的掉色程度看,应当悬挂时间不到一年。  祠堂的后部有罗从彦的金色塑像,形象是罗从彦坐在一把红椅子上,坐在红椅子上面在北方似乎不是个好兆头,也许南方没有这种说法。塑像前面的供桌是用水泥做的,上面摆着一个香炉。总体感觉这个祠堂还在规划建筑之中,祠堂的顶棚上头还顶着一些塑料布,可能是防备漏水。

牌坊背面的题字

祠堂在村中的位置

       祠堂内的一位管事者问我来自哪里,司机立即打断我的话:“我已经把情况向他介绍过了!”我不知道司机跟他说了些什么,总之,这位管理者很是客气。他听了我的问话后跟我说:罗从彦墓离这里有一段距离,无法说清行车路线。同时他主动提出要给我带路。遇到这样的好心人,我大喜过望,于是立即请他上车驶出篁路村向山上开去。

罗从彦墓全景

墓的形制有些特别

       罗从彦墓位于南平市延平区水南街道下地村黄漈村外山坡上。从罗从彦祠堂出来,按照指路者的指向前行上山,这段路沿着山体蜿蜒上行,虽然是柏油路,但路面较窄,迎面错车还是比较小心。在路上带路者介绍称他叫罗灶明,是罗从彦的后人,难怪他在祠堂内管事。我马上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敬意,而后问他是罗从彦的第多少代后人。他说大约是四十多代,他自己已经记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一代,需要去查看祖谱。他说罗从彦并不出生在本村,而是在太平镇,出生后三天就来到了这里。他还介绍说,现在已知全国有罗从彦的后人三万多人,他现在也住在黄漈村。我跟罗灶明说自己查的资料显示,罗从彦墓在黄漈坑,他说本地以前的确叫过黄漈坑,但已经改过几次,现在的名称叫黄漈村,当天他下山到祠堂去是为了打扫卫生,因为第二天要在那里召开罗从彦研究会筹委会的第一次会议。

満山翠竹

       在山路上盘旋十几公里后,在山间的一片阳坡上看到了黄漈村,村不大,从外观看应不足百十户人家。进村之后,将车停在了稍微宽敞之地,而后罗灶明带着我徒步向村内走去。到达村内的十字路口后左转,沿着一条很窄的土路穿行进一片竹海之中。走出约百十米,就在这片竹海内看到了罗从彦墓。

       罗灶明介绍称,“文革”中此墓全被砸烂了,上面的砖及石条都被挖掉,被一些村民拿去建炉灶与猪圈。几年之前,罗家后人想恢复罗从彦墓,几经交涉,后来找到了上级,才要回了这些墓上的砖石,于是重新恢复了这个墓。

仅剩碑座

       罗从彦墓处在一个山坡上,用石块简单地垒为二层台地,在最前方正中位置立有文保牌,左右两边的基座已无石碑。墓的外观很小,然墓丘的正前方,用青砖垒成房屋的正面状,中间有一罗从彦的墓碑,上面为圆弧状,左右两旁的竖条中嵌着的碑石,已完全看不清字迹。墓旁有一棵大树,我忘记了向罗灶明请问这棵树的名称,但从树龄上看肯定是墓前的原物。



       相关链接

       罗从彦:王者富民,霸者富国(上)

      



(编辑: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