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罗氏传媒
名人轶事
 您的位置:首页 > 罗氏传媒 > 名人轶事
特殊教育家罗蜀芳
作者:罗氏传媒  更新时间:2020-03-13 10:05:51 阅读:

特殊教育家罗蜀芳

       罗蜀芳(1906~1994),女,四川成都人,特殊教育家。

       罗蜀芳出生于成都一个木质镜匣手工作坊主家庭。少年时代,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在华英女校修完初中课程并开始接触进步思想。青年时代,在“五四”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她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进入成都选科师范学习,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1930年,她带着当一名女法官的愿望考进了北平朝阳大学。在校期间,受燕京大学王俊贤先生的影响,开始了解盲哑教育。受到当时中国盲聋哑教育的落后现状与残疾孩子的悲残命运触动,她毅然放弃了原来的理想,投身残疾人教育事业。

       1931年,经美籍牧师夏时雨的介绍,罗蜀芳到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烟台启喑师范学校学习。1933年毕业后返川,执教于中西慈善会盲童学校。1930年代的旧中国,凋零破败,天上地下充斥着舶来品,就连全国十八所聋哑学校也全都是由外国人或外国人操纵的教会所包办。四年的教学中,罗蜀芳目睹的残疾人最终流落于头靠乞讨、算命、卖唱为生的悲惨命运,强烈驱使她产生了自己创办一所聋哑学校的想法,让残疾人残而不废,能有一技之长。时值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罗蜀芳毅然放弃了东度日本留学的机会,为了中国的特教事业,捐出自己多年积蓄,并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筹措,在她的艰苦努力下,1938年3月8日“私立明声聋哑学校”终于在成都市马道街创办成立。学校取名“明声”,意在要让铁树开花,哑巴说话。

       暂借几间旧房作校舍的明声学校,开初只有罗蜀芳一人,她把校长、教师、炊事员和保教员的活路全揽了下来。她收进了那些蓬头垢面,叫人望而生畏的聋哑儿童,为他们理发、洗澡,第一次尝试到人间慈爱的孩童们,小脸上两行热泪直往下淌。

       多少年来,世俗的偏见和歧,痛苦地摧残着残疾人,罗蜀芳以无限的爱心,从开学第一天起就与同学们过着同起居、共饮食、同洒扫的清贫生活。

       1938年底,日寇飞机对成都狂轰滥炸,时局险恶,人心惶惶。有人劝罗蜀芳赶快解散学校,甩掉这群残疾包袱。罗蜀芳斩钉截铁地说:“一切都可舍弃,唯独孩子不能舍弃。”她不允许任何人蔑视她的孩子。次年初,她把学校迁到离城四十多里的郫县。三十多个孩子跟着她,大的带小的,最小的坐在板车上。而她,一个弱女子,犹如一临阵不惧的斗士,推着载有几十斤重怀盘碗盏的自行车,跑前顾后,一身尘埃,一身汗渍。这年夏,师生们在郫县街头举行抗日义演,这群不会说,不会唱的聋哑孩子,用心声和热血把《放下你的鞭子》、《八百壮士》、《渡黄河》演得催人泪下,肝胆欲裂。边演,他们边卖自制的通草片书签,所得几十元,全捐给了郫县抗战后援会,明声学校是全县中小学捐款最多的学校。

       1942年,罗蜀芳应中西慈善团盲童学校之聘、兼任该校校长。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她创办了盲哑师资班,为四川特殊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4年,为了宣传特教和激发民众抗日,她又以惊人的毅力组织盲聋学生宣传队,沿江而下,先后到乐山、宜宾、泸州、自贡、内江、重庆巡回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罗蜀芳一步一步,艰难地实践着让残疾孩子们自助与助人,她开始向社会大声疾呼,残疾人需要的不是可怜和救济,需要的是社会对他们的平等待遇,需要关心他们受教育的权利,需要自食其力。此举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著名民主人士张澜和邵从思高度赞扬她献身残疾人事业的可贵精神,欣然参加了她发起的校董会。尔后,张澜两次亲临学校向孩子们讲话,鼓励他们不要自卑,争取做到“眼盲心明、虽聋不残”。罗蜀芳把张澜“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的话语书写张贴出来,作为学校的座右铭和信条。她开始从心灵上抹去残疾孩子们的自卑感,把他们从社会的鄙夷中扶立了起来。

       1947年冬,远在大西洋彼岸的世界盲聋哑人教育家海伦·凯勒注意到了这所学校。她写信告诉罗蜀芳,她打算趁到世界各国考查盲聋哑教育的机会,来明声学校参观。遗憾的是,海伦·凯勒到日本后病倒了,只好派她的秘书斯特弗勒来华。

       斯特弗勒来校后,观看了课堂教学,参观学校工作坊。聋哑学生用两台织布机和缝纫机织出的精美地毯、毛巾、书包,使他啧啧称赞,感叹不已。他对罗蜀芳说,“你们以极少的经费,较短的时间,使聋哑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斯特弗勒邀请她赴美考察聋哑人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罗蜀芳将一个完整的盲聋哑学校交给了人民政府。罗蜀芳万没有想到1954年竟会因当年海伦·凯勒寄给她赴美旅费一事,而被以里通外国之嫌,被迫离开她亲手创办的学校。更没有想到为了重返倾注自己一生心血的学校,竟又苦苦的等待了26年。

       26年后,她已是满头银丝的老人,清癯的脸庞上横七竖八地镌刻着岁月的皱纹,唯有那双眼睛,依然透彻晶莹、神情专一,蕴藏着一身的追求,一生的挚爱。她强忍心灵上的创伤,伏案写成“怎样管理盲哑学校”、“如何与聋哑儿童建立感情”等论文。她深信,中国终有一天会对残疾人事业给予更大的重视。

       历史是公正的,罗蜀芳献身特教事业的崇高精神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时任中共中央领导的胡耀邦亲自批示为她平反。1980年,她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聋哑人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不久,她被选为成都市盲聋哑人协会委员和原成都市东城区盲聋哑人协会副主席。1985年,她又被选为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

       突来的殊誉没有使她陶醉,而联合国把1983年和1992年定为国际残疾人年及我国有两千万残疾人的消息,反使她愈发不安。她不顾羸弱的身体,以年近八旬的高龄登上讲台为省“聋哑师资培训班”上课,她花大量力参与编写《四川省聋哑人扫盲识字课本》,为“聋哑人手势班”编写教案。夜阑人静时,她把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整理出来,潜心写成《聋哑预备教育教材及教学法》一书。后来她又着手写作《手语发展史》。

       1986年,她满八十了。生日这天,在哑生包华贞家里,她当年的三十多个学生自己动手烹制了几桌美味佳肴,他们簇拥着罗蜀芳在正中坐下。包华贞把她的儿子、孙子领到罗蜀芳面前,一声“婆婆”、一声“祖祖”,几代人的情,全献给她——师长和母亲。在成都美术广告公司工作的包华贞,给罗蜀芳斟满了一杯酒,她用激动得有些颤抖的手语表示:同学们各有一技之长,能为人民服务,成家立业,残而不废,毕受母亲教育之赐。这番心意勾起了大家无限的遐思,感激的泪花在眼眶中翻动。是呵,解放初期,明声学校毕业的一百多学生,绝大多数参加了工作,有的还上了大学,有的在工作中成绩突出,有的入了党。

       大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波澜,纷纷离席而起,成都画院工作的高晓笛(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聋人协会主席、听障画家),把有大家签名的纪念册双手举过头,恭敬地送给罗蜀芳。扉页上工工整整写着:献给母亲八十大寿辰。您把青春、智慧,当成火炬照亮了我们盲哑孩子的心,启迪我们去自助与助人。

       罗蜀芳对特殊教育的无私奉献,对残疾学生的大爱,感动和影响着特教战线的广大教职工。我是1975年调到成都市盲聋哑学校的,一直耳闻罗蜀芳之名,但从未见过他。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是粉碎“四人邦”后,我参加四川省聋哑教育讲习班研讨后不久,学校的老教师曾泽对我说:“罗蜀芳老校长想见你,约你和我到她家去。”我听后非常激动,终于要见到久慕的老校长了。当我们赶到布后街一个院落的大门前,只见一位老人早已向我们招手,笑容满面地连声道,欢迎、欢迎。进屋坐定后,我才认真的观察了老校长和她的住室。房子很窄小简陋,就此一间,不知怎地,我心中对老校长的遭遇很是愤愤不平。可再看老校长,她却谈笑风生,这使我为之一震,心想,这位老人真不简单。谈话间我才明白,原来是她作为四川特殊教育的顾问在参加讲习班时听了我的发言,觉得很有见地,于是通过曾泽约我上她家谈谈,这真使我感到无比荣幸。当我看到她书桌上放着一个落有“中国民主促进会成都市委员会”的大信封时问道:“老校长,中国民主促进会是干什么的,你是会员吗?”她马上拿出民进会章和会刊给我们作了详细地介绍。我说“我想加入,可不可以?”她笑容可掬地说:“怎么不可以?民进就是需要在教育战线上一心奋斗,促进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同志,你们有此愿望着,我愿意做介绍人。”回校后不几天我们就先后写了入会申请,经民进成都市委会调查研究后,1981年5月我和曾泽光荣地被批准成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在入会那天,马立可主委还单独和我谈了话。她说:“观泰同志,你是从重点学校调到盲聋哑学校的教师,罗校长对你抱有很大的希望,现在你已是民进会员了,希望你要像老校长那样,一心扑在盲聋哑教育上,为成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罗蜀芳老校长的带领下,我和曾泽不仅极积参加民进的组织生活,而且在工作上认真钻研,为文革后成都盲聋哑学校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好评。1985年,我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与“先进教育者”称号并光荣地成为成都市第六届政协委员。此后,又当上了四川省政协委员和民进四川省委委员。

       1989年5月,我在桂林参加全国特殊教育教材编撰工作会时,时任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第一聋哑学校校长的李宏泰怀着崇敬的心情谈到罗蜀芳,并问及她参加甚么组织没有时,我告诉他,罗蜀芳早已是民进会员,李宏泰用赞赏的口吻说,很好,很好。后来得知,李宏泰是位非党人士,就此后,他也加入了民进,并是民进中央委员。

       为了更好的开展特教研究和发挥民进会员在特教战线上的作用,经民进市委会批准,成都市盲聋哑学校支部在学校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于1989年11月正式成立。据了解,这是民进组织在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中第一个成立的支部。支部成立那天,罗蜀芳特地穿上了她很喜欢但却久违了的旗袍,显得非常庄重清丽,并在会上发表了语重心长的感言,其中特别提到:为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起特殊教育奖励基金以表彰和奖励在特教战线上作出贡献的老师和品学兼优的残疾学生。并宣布将她不多的积蓄和她的好友余恩梅(知名人士,致公党党员)的捐赠款作为起动基金。

       1994年2月20日,罗蜀芳病逝。翌年,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党支部和民进支部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了以罗蜀芳、余恩梅两人名字中“蜀恩”命名的“蜀恩特殊教育奖励基金”。

       相关链接:

       樱花树下的思念

       

     (编辑: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