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罗氏传媒
名人轶事
 您的位置:首页 > 罗氏传媒 > 名人轶事
开台北兴学教化之先河——晚清提督罗大春的人文情怀
作者:罗氏传媒  更新时间:2017-09-07 10:55:00 阅读:

开台北兴学教化之先河——晚清提督罗大春的人文情怀

7.jpg

    不久前,衢城小西门的书友书店进行了一场题为“建威将军、提督罗大春传奇一生”的讲座。主讲人是《罗大春著述与研究》一书的作者陈建勇。

  《罗大春著述与研究》是陈建勇花费多年心血,从浩瀚的史料中一点一滴搜罗整理出来的,完全是真实原始的记录。它不仅对于研究、评价罗大春有意义,对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海军近代化、海防建设、台湾近代史、日本侵华动机和后来的甲午战争也都有重大意义。

6.jpg

  晚清提督罗大春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首倡者之一,前人与笔者都曾写过一些文章。按照陈建勇的分析,行伍出身的罗大春于文化多有建树。故本文补述一些罗大春在文化上的贡献。

  2006年,笔者曾采访过罗名照先生,罗名照即罗大春的后人、陈建勇的岳父。罗名照曾说,晚清时期,衢城长竿街曾有一座“罗公馆”,其建筑在当时衢城首屈一指。尤其是馆中的“上谕厅”,秘藏着咸丰、同治、光绪历朝皇帝的谕旨。厅内还悬挂着左宗棠、沈葆桢等近代封疆大吏的匾额,气象不凡。以后,历经几次战乱,渐渐凋敝。小时的罗名照曾在长竿街宅内楼上见到许多印书用的雕版,可惜在“文革”中全毁了。

8.jpg

  据罗名照回忆,1979年,浙江省委宣传部曾派人来衢寻找罗大春著的《思痛录》。《思痛录》是罗大春一生的自传,也是忏悔和良心的表白。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是一部极具历史价值的传记著作。晚清著名学者俞樾在序文中曾说:“势之盛衰及同时其传之人贤否、功罪,无不具于此篇。岂独见君之将才哉?仰亦可以观史才矣!”罗名照曾于小时见过《思痛录》足本,可惜现在仅存一卷,仅这一卷也是国家一级藏品。

  除了《思痛录》,罗大春曾撰有《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此书为美国学者庞百腾发现。庞百腾高度评价罗大春的功绩,认为清末台北府之成立,北部及东北部之开山辟路、抚番设学、行政设施等基础,大多为罗大春所奠定。目前,《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录入《台湾文献丛书》。

9.jpg

   罗大春守台期间即重视教育,曾捐资在台北苏澳地区兴办义学,开台北兴学教化之先河。现台湾苏澳国小的校史上,首创人就是罗大春。至今台北仍有“罗提督兴学碑”。

  在罗大春老家贵州施秉,当时担任福建陆路提督的罗大春曾捐银3000两,修建文笔塔,激励家乡后人要发愤读书。

  据罗大春后人罗炎林记述,罗大春从台湾回衢时,曾带回红漆棺材三口,有人以为罗大帅在台湾发了洋财,可是棺材里居然全是樟木板,罗大春就是利用这些樟木板,请人刻了许多书。据民国《衢县志》载,罗大春组织刊刻有《左恪靖伯侯奏稿》《吾学录》《史纬》《批点四书》《活人方》等。以刊补《史纬》为例,俞樾在《罗景山军门<思痛录>序》中这样说:“君虽绛灌之伦而雅好文墨,尝得晋江陈亹斋大令所辑《史纬》一书,谓其简不失要,约不伤严,心好之。为补刊其原版之残缺者,使成完书。分贻同好,因以全帙见赠。”至今,在衢城旧书肆上,依然能看到出自长竿街刊刻的一些旧时蒙学读物,应该就是罗家出的。

  罗大春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曾捐银3000两,在杭州购地三亩多,修建了“西龙试馆”(“西”,即衢属旧名西安;“龙”即龙游),方便了衢州学子到省城赴考。为确保西龙试馆能正常管理、运营,罗大春还写了《西龙试馆告竣请绅公议善后启》。

  民国《衢县志》还记罗大春:“虽出身行伍,而好矜恤寒士,曾于岁末访查贫士,赠给度岁之资。”

 

    (编辑: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