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罗氏传媒
名人轶事
 您的位置:首页 > 罗氏传媒 > 名人轶事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楷模
作者:罗氏传媒  更新时间:2021-04-14 16:37:48 阅读: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楷模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无论是烽火岁月浴血奋战,还是和平年代无私奉献,都有着一代代英雄儿女经历坎坷,付出牺牲,才筑就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复兴之路。

    近年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到提高烈属抚恤标准,从红色旅游兴起,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缅怀先烈、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日益成为全民共识和社会风尚。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目标,更加需要英雄,更加需要弘扬英雄精神,去创造新的人间奇迹。4月5日起,湘潭日报推出《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专栏,为您讲述那些湘潭籍英烈用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的动人故事。让我们铭记住这些为了国家做出贡献的英雄们,正如习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让我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523151077620.png

罗亦农 (记者 罗韬 翻拍)


    在上海龙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一位湘潭人。他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指挥者、被党中央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楷模”的罗亦农。

    罗亦农,又名罗觉,1902年5月18日出生于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一个富裕人家。他7岁入私塾,11岁到湘潭下摄司向家塘郭月钦的学馆读书,受到民主思想的影响。

    罗亦农14岁考入美国人在湘潭办的教会中学——益智学校。他加入该校的“学生自治会”,反对学校强行奴化教育,不参加礼拜,还串联一些同学上街参加迎接“讨袁军”活动,受到校方的严重警告。他认为“益智”没有真理可言,便于1917年愤然退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沉闷的易俗河镇有了一丝清新的气息。罗亦农再也按捺不住追求新文化、新思想的热情,不顾家人的反对,于1919年6月只身来到上海。先考进一所中学,后因父亲不肯寄钱交不起学费,便到一家报馆当校对。在报馆,他有机会读到《新青年》、《劳动界》等进步刊物,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后结识陈独秀,得到陈独秀的赏识与指引,走上了革命道路。1920年,经陈独秀介绍,罗亦农入上海共产党组织举办的“外国语学社”学习,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批团员。1921年春,由上海共产党组织选派,与任弼时、萧劲光等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是年冬,罗亦农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中共旅俄支部成立,由罗亦农任书记。

    1925年3月,罗亦农回国,在广州参与发动省港大罢工。10月,在北京主持开办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党校——北方区委党校,并任校长。12月调任江浙区委书记。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在上海组织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罗亦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不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领导湘、鄂、赣、川、皖、陕等省的革命运动。11月,罗亦农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任中央组织局主任兼组织部部长,紧张地投入党的“六大”的准备工作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坚持斗争。1928年4月15日,因叛徒告密,罗亦农被捕。国民党反动派欣喜若狂,大肆宣传报道,叫嚣:“首要已擒,共祸可熄。”中共中央即派周恩来为首组织营救,但未成功。4月21日下午,罗亦农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年仅26岁。

    罗亦农临刑前,曾用隐语写下一封交给党中央的信,交代未尽的工作,表示视死如归的决心,勉励同志们继续奋斗。

    为深切悼念这位党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在《布尔什维克》杂志第20期发表《悼罗亦农同志》的专文,文章写道:“亦农同志被害了,中国无产阶级失去了一位最热烈的领袖,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位最英勇的战士。”文章高度评价了罗亦农战斗的一生,指出:“罗亦农同志的热烈革命精神,可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楷模,反动派提起罗亦农三字为之齿颤。他的死是莫大的损失!中国无产阶级牢记住他的领袖,将为他的领袖报仇。”


(编辑: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