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罗氏传媒
名人轶事
 您的位置:首页 > 罗氏传媒 > 名人轶事
罗箭家庭:父亲教导我们要有一颗为国奉献之心
作者:罗氏传媒  更新时间:2021-12-07 15:13:40 阅读:

罗箭家庭:父亲教导我们要有一颗为国奉献之心

标签:最美家庭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陈姝

罗箭.1960年,罗瑞卿全家在北戴河留影。

家庭小传

罗瑞卿,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公安政法工作、国防和航天事业、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都做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罗箭,珠公66世,罗瑞卿的长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一届原子能专业毕业生,新中国第一代核物理专家,1994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一个细雨霏霏的上午,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北京北四环的一栋居民楼里,见到了开国大将罗瑞卿的长子罗箭,虽然已过耄耋之年,但走起路来仍然步履矫健,眉宇之间与他的父亲有几分神似,尤其是在嘴角向上扬起时的那一瞬间。

罗箭家中客厅墙上挂着一张罗瑞卿的照片,照片上的他,神情淡定,目光坚毅,一身正气。

罗箭久久凝视着父亲的照片,目光对视的那一刻,仿佛唤醒了他心灵深处的记忆,父亲金戈铁马的岁月、与父亲相处的温情时光……

为党和人民奋斗一生

1906年5月31日,罗瑞卿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舞凤乡清泉坝的一个大户人家,母亲正直善良的教育,让罗瑞卿从小就爱憎分明。6岁开始上私塾读书,学习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人文修养。

“父亲一路求学,一路追求革命。无论是在新式学堂大林寺城北小学,还是在南充县立中学,以及后来的武汉黄埔军校,新知识、新思想为他打开了新的世界,在不断的学习中,父亲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结合当时的国情形势,他非常向往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罗箭回忆起父亲求学的时光,感慨道,父亲从小就有鸿鹄大志,向往光明,追求真理,在不断求学过程中,他深刻领悟到,只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才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1928年,罗瑞卿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红四军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父亲一生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一生都在践行党的誓言。他参加过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也从事过地下党工作,无论多大的困难、多大的危险,他从来都是临危不惧、英勇无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细数父亲戎马倥偬,罗箭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令他最为感慨的是,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父亲与死神擦肩而过,敌人的一颗子弹穿越父亲的头颅,靠着顽强的意志力,父亲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与死神打过交道的罗瑞卿,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也更加为革命事业矢志不移地奋斗。

“父亲在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的时候,编写过《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这本书,书中全面诠释了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后来成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历史文献。”罗箭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流氓地痞、恶霸盗匪,以及青楼妓院、烟馆赌场的恶势力依然存在。父亲出任新中国首任公安部部长,面对这些敏感问题,他千方百计想办法,对旧社会遗留的污泥浊水,进行了大清扫、大荡涤。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父亲饱含着对党和人民的炽热情怀,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公安政法工作、国防和航天事业、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罗箭说。

父母亲的爱给了我们人生的动力

战争年代的爱情,那份浪漫不是琉璃灯光下的互诉情长,而是炮火硝烟中因热爱革命事业而产生的相互尊重和信任。

在罗箭看来,父母亲的爱情融进了党和革命的事业,他们因革命事业而结缘,携手共进,也让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定。

母亲郝治平是一位热血青年,有着巾帼英雄以身报国的志气,她聪明好学,积极上进,追求革命。16岁就来到延安,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就留在延安工作。1941年4月3日,罗瑞卿与郝治平在延安结婚。

罗箭翻开茶几上的《罗瑞卿的画传》,情不自禁地读起了序言:

“我跟我的儿女们说过,他们的爸爸这一辈子就像在激流里行船,没有片刻的怠慢或停歇,尤其是党和人民委他以重任的时候。瑞卿是生在春天的人,他像春天一样朝气蓬勃的一生,永远会给我和我们的孩子,还有他挚爱的祖国和人民,带来像春天一样的希望和生机……”读着读着,罗箭的眼睛湿润了,他轻轻地说:“这是母亲写给父亲诞辰一百周年的《春天的思念》,可见他们感情之深厚,而这份深厚的感情无形中也转化为对子女们深沉的爱,这份爱激励孩子们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谈起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罗箭回忆,小时候父亲把家训贴在墙上,“不许抽烟,不许喝酒。”“一定要看《毛泽东选集》,一定要熟读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母亲在家里制作了一个小黑板,然后按部队军事化管理,比如谁考试成绩好,就在谁的名字后面贴一面小红旗,一到年底,看谁的小红旗多,鼓励孩子们来争先创优。

“无论是父亲的谆谆教导,还是母亲用小红旗评比鼓励的方法,无形之中都深深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教导我们要有一颗为国奉献之心。如今,回想起来,那时大家都生活在一起,真是一段幸福的时光。”罗箭说。

罗箭、林耿耿夫妇

谨记父亲的教诲从事科研工作

“我们这一代一辈子都在战场上,对于现在和平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搞不懂。你们这一代要承担起建设新中国的责任,依我看,学理工科比较好,我们国家现在缺的就是科研人才,将来用到的地方比较多。”这是罗瑞卿对孩子们的教导,深深地刻印在了罗箭的心上。

带着父亲的嘱托,1963年,罗箭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毕业,主动要求分到了核试验基地研究所,长年累月战斗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基地。

“那时候父亲也根本不知道我做什么,有时候会开玩笑说,我的儿子都失踪了好几个月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其实我那时候一直在新疆从事核试验基地的科研工作。”罗箭说,父亲铁骨铮铮的外表下,对孩子们也是非常疼爱的,知道我在核试验基地工作,条件也非常艰苦,父亲从来没有想过让我回北京,他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鼓励我扎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防事业作贡献。

罗箭提到,自己的原名是罗小卿,后来父亲给他们三兄弟分别改名为“箭”“宇”“原”,从父亲为孩子们取的名字可以看出,不仅是他对后辈们殷切的期望,更是盼望国家科技、国防力量发展壮大。

“如今,我80多岁了,每当我回首过去的岁月,令我感到骄傲的是,我曾为了祖国国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力量。”罗箭介绍,最近电视上热播的影视剧《功勋》,其中有个单元《无名英雄于敏》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也引起了他的思绪。

“我上哈军工时,邓稼先、于敏、程开甲都是国防科研战线顶级的专家,曾经聆听过他们的课。今天,我们的飞船飞向了太空,我们的飞机驰骋蓝天,我们的战舰挺立大洋,我们的导弹为国扬威,祖国的国防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罗箭激动地说。

“如果父亲现在还活着,他一定会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革命后代,更要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更应该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家风代代相传。”罗箭语气坚定。

相关链接:

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

罗瑞卿大将一家

(编辑:崔春婷 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