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罗氏传媒
凡人善举
 您的位置:首页 > 罗氏传媒 > 凡人善举
罗文期捐资助学扶贫救困的故事
作者:罗氏传媒  更新时间:2022-01-11 17:48:43 阅读:

用爱传递爱 用心温暖心

——罗文期捐资助学扶贫救困的故事

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很多人在埋头赶路,却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或许只是一名人民教师,或许只是一位公交车司机,更或者是一个普通的业务员,他们倾心帮扶孤寡老人、关爱贫困家庭、资助贫困学子……默默践行这些大爱善举。他们的事迹或许没有那么高大上,但他们一直用自己切切实实的努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

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他用朴实的行动默默坚持了11年,从不间断地资助贫困学子,帮扶贫困家庭,把阳光、健康的正能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他们。他就是湖南文期教育(公考)培训机构的负责人罗文期。

11年助学路,情暖学子心

深冬的早晨,风和日暖,空中不断升腾起湿润的云雾。不远处的公园里,满目青翠,温柔的阳光给万物缠上一层淡金色的柔纱。

邵水河畔,东方威尼斯一栋六楼的文期公考培训机构内,罗文期正忙着给资助的大学生发微信,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加强文化思想的修养。

资助贫困学子这件事对于85后的罗文期来说,已经坚持了11年。

11年前,大学刚毕业的他顺利供职于邵阳市某事业单位,在工资仅有761元情况下,在良师益友伍军的带领下,走上了扶贫助学之路。他从市义工联合会获悉,邵阳县青山中学有一个贫穷孩子需要帮助时,他毅然答应每月资助200元。

2013年,罗文期考上了乡镇公务员,随着收入的增加,资助的力度也大了起来。

2014年,他获悉新邵县大新乡的一个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差,母亲已经离家出走,与年近六旬父亲相依为命。

资助现场,显得有些木讷的父亲双手紧紧地拽着衣角,胆小的孩子无助地看着来访的陌生人。罗文期告诉孩子,不要担心以后的学费,只要愿意读下去,他会一直资助到大学。不要感谢他,等以后有了能力,就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听完他的话,孩子的眼里噙满了感动的泪水,努力地点了点头。一句承诺,五年付出,直到这位小女孩2019年高中毕业。

2015年,隆回县高平镇黄信村一位高三女生,从隆回职业中专考上了湖南农业大学。农家染墨,书山有路。孩子考上大学给这个贫穷的家带来了希望,但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却感觉是个“烫手的山芋”,学费、生活费、路费样样都比高考题还难。

罗文期得知后,二话没说,驾车80公里赶往该生家中,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2000元。此后,每年还以发红包的方式给予资助。

现如今,该女生已经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此有了更美好的未来。

2021年,隆回县高平镇白地新村11岁女孩小娇(化名)患上怪病已有5年,几年来肚子总是会无缘无故地痛,家人带着她四处求医,仍无法治愈。多年的求医路已让这个家变得十分艰难。罗文期获悉后拿出5000元,送到小娇家里,鼓励她树立信心战胜病魔。

这些年来,罗文期资助的学生分布在新邵、隆回、邵阳县等地,资助对象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资金近20万元。

有了他的资助,这些孩子能够心无旁骛的专心学习,先后考上高中,以及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重点大学,打破了命运的枷锁,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罗叔叔,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季,我内心充满了力量,我将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成为像您这样的人!”

在罗文期的办公室里,有一样他认为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信。从青涩的少年,到即将进入社会的青年,这些信里,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罗文期给予他们的教诲和引导。

罗文期还经常分享一些好的文章给学生们,希望给予他们更多成长上的帮助,带领他们穿过人生的迷雾。

5年帮扶情,他把群众当亲人

时值冬季,大雪节气过后,宝庆大地暖阳浪漫。

在新邵县小塘镇清江庙村10组邹飞家中又上演着一幕 “干部结穷亲” 的温馨画面,只是,他们不知道,此时的罗文期已经辞职一年多了,但是,帮扶的担子从未撂下。

“不像干部,像亲人,我们家大大小小的困难,他都看在眼里、帮到点上……”邹飞面带微笑激动地对记者说道。

还记得他第一次入户走访,像走亲戚一样,买了水果以及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其实,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他们感动的是,罗文期的热情豪爽和嘘寒问暖,没有半点当干部的“架子”。

“我叫罗文期,是小塘镇的工作人员,也是你的帮扶责任人,今后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就像春日里照进房间的阳光,让一家人感到十分的温暖。

邹飞无一技之长,妻子体弱多病,有一个女儿,家庭条件十分困难,2014年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的他,万念俱灰,精神萎靡不振,对生活丧失了信心,总感觉比别人矮了一截。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从和邹飞的谈话中,罗文期看到了他的自悲和无助。

带着使命做,带着感情帮,带着责任扶。在接下来的几次走访中,罗文期给他讲党的扶贫政策,鼓励他树立起生活的信心,还自掏腰包给他的女儿交了学费和生活费。

有了这个“亲人”的关心和帮助,邹飞如拨云见日,就像迷失在大海上船舶,突然看到了灯塔,找到了方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以后,邹飞的生活大有转变,家里喂了黄牛和鸡鸭,种上了黄心西瓜、辣椒、玉米等经济作物,年收入达2万多元。

如今,走进邹飞的家里,虽不算富裕,但收拾得整洁,妻子的身体也好了许多,女儿现已是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正准备考教师资格证。一家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他比亲生儿子还要亲。”88岁的老人邹成哉说起罗文期,满脸笑容像绽放的花,纵横交错的皱纹里填满了温情。

邹成哉的苦,罗文期最清楚。妻子卧床多年,唯一的儿子又离家多年,杳无音信,本该安享晚年的他,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

结对帮扶后,罗文期每个月要上门两三次,除了带些生活物品和慰问金外,他总要陪老人聊会天。简陋的房间里,两人相对而坐,言语间神情里,毫无生疏感,就像某个午饭后父子间的交流。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长时间的情感交流,在妻子过世时,邹成哉立即委托村干部打电话给罗文期。得知情况后,罗文期立马前去帮忙处理后事。一个老人的无助和一个青年的担当相容,让世间变得有情有义。

现如今,罗文期虽已经辞职,回邵阳办起了公考培训学校,但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依旧没有改变,他每个月都会去村里看望邹成哉和邹飞,同样给他们带去物品和问候。再长的时间,再远的路,也淡化不了他们之间的那份情感。

“我要传授的是一种无关功名利禄的奋斗精神”。这是罗文期撰写的挂在其公考培训机构的一句话,也许这就是他的人生追求,不为功名利禄,只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力所能及的默默付出。


记者 罗中利  编辑: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