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三伏潭罗氏源流
湖北省仙桃市三伏潭镇沟二村的上罗家湾和下罗家湾,是江汉平原罗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一、 始迁基祖
据三伏潭豫章堂《罗氏宗谱》记载:珠公第四十六世孙六三公,妣甘氏,生伏一至伏九九子。其八子伏八公,娶周氏,生子四,(文富、文贵、文达、文监);娶胡氏,生源公;九子伏九公,娶倪氏,生浩公。源、浩两堂兄弟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70年左右)由赣迁徙至湖广汉阳府沔阳州仵乐里张家大垸。听先辈们传述,源、浩二公初迁至此,这里原是八百里洞庭湖边,一片沼泽,芦苇丛生,根本无地可种,只能靠渔猎为生。二十世纪中期都还保留有两口水井,据传为源、浩二公所掘。一口用于饮用、一口用于杂用。后因平整土地所毁。当时最高处就是老台沟,先辈们打渔后就在老台沟上晒网栖息。随着沧海桑田的变化,这一带逐渐淤塞,
形成平原,先辈们最后迁至通顺河边依河傍堤即现在仙桃市三伏潭上罗家湾和下罗家湾定居下来。两湾仅一潭相隔,总称为罗家湾。尔后瓜绵椒衍,如星散棋布于外省、外县。传说中,源、浩二公不仅会渔猎农耕,而且还精通阴阳五行。
他们为了让后世子孙永远繁荣昌盛,临终前就看好了葬地,其地就在罗家湾西南5华里处的红杨树三步两石桥(现属剅河镇双河村)。百年(逝世)后由于水患连连,于三年后才用船装去下葬。浩公四世孙加明公为了给先祖守墓,便由下罗家湾迁到了红杨树定居。所居之地亦称罗家湾。
关于源、浩二公的上系源流,三伏潭豫章堂《罗氏宗谱》记载:属珠公→崱公→六三公世系。关于源、浩二公的迁出地,据三伏潭豫章堂《罗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初年,源、浩二公由江西南昌县三眼井化继湖迁到今仙桃市三伏潭镇沟二村。但后来从《罗氏通谱》网上得知,湖南岳阳有一支庞大的罗姓族人,也是六三公后裔。据此,我们从2006年始数年间先后六次到岳阳寻根问祖,岳阳宗亲也多次赴三伏潭考证核查,通过反复比对两地宗谱,严谨论证,一致确认两地宗亲同出一祖无疑。源、浩二公应该随祖父六三公先迁岳阳,再从岳阳或回迁南昌后迁仙桃三伏潭无疑。
六三公由何地迁出?据湖南岳阳豫章堂《罗氏宗谱》记载:六三公于元朝元统二年(1334)由江西省南昌府南昌县铁柱观凤凰楼花林咀迁湖广岳州府巴陵县,今岳阳市岳阳县毛田镇古台洞。一世祖六三公与祖妣甘老夫人合葬古台洞,墓基完好,甘老夫人生伏一、伏二、伏三、伏四、伏五、伏六、伏七、伏八、伏九九子。现伏一公后裔居岳阳县牛皋村,伏二公后裔居岳阳县济美塘,伏三、伏六迁四川待查,伏五公后裔现居岳阳市云溪区文桥镇荆竹村,伏七公后裔居岳阳县公田镇向佳村、罗步桥筻口莲花塘等地,伏八公伴父落业,生四子,其后裔住古台洞新屋仑谢家山、朱家洞等地,伏九公失考。
为了考证六三公的迁出地,我们三伏潭宗亲曾经四下江西,先后到九江、南昌、吉水、高安等二十多个罗氏居住地寻根问祖,比对族谱。最终在吉水县阜田镇汽下村的宗谱上找到了有关于六三公及其上系的记载,与我们宗谱及岳阳宗谱的记载完全吻合。并且还查找到六三公已经外迁的相关记载。此外,吉水秀川、桃林两地宗谱也与此相同。据此,我们初步确定,六三公应该是从吉水秀川迁出无疑。至于迁出后是直接到了湖南岳阳,还是先迁到了南昌,再由南昌迁出的这个问题,则有待他人作进一步确认。
二、艰辛谱牒
源、浩二公迁入三伏潭之后,康熙初年(公元1662年)、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光绪21年(公元1895),先后由加明公,士进公,大铎公,之懋公等先祖为首四次修谱。并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始建宗祠于通顺河北罗家场洲田(今三伏潭镇第二小学)占地二亩另三厘,后又于祠堂西置地一亩六分,作每年祭祀之用。祠堂毁于1952年前后。特别是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以中山公、博泉公、福田公为首五修族谱时,他们以一代名儒,不惮艰辛,履途劳顿,到江西南昌采访了三月之久,带回江西大成谱一套。(谱于“文革” 期间辗转藏于天门市彭市村罗高仿处而失落)归里后续谱。正值开展之时,又不幸遭水患兵燹,旋议辍岁月之虚耗经费,于民国辛未(1931)年十有三载之际,终于将谱牒印刷告成。其后,亨容、运祥公父子二人继承祖辈遗物,吝惜先辈之艰难,保存此部用心血所取得的家乘,如守自己的万贯家产。父逝遗子,子承父志,保存了六十四载,何畏水患濒浸,不顾田淹房倾,将其无价家乘或束之高阁,或置于地岩洞穴。父子二人继先人之遗志,将这部用先祖心血修成的家乘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功莫大焉。1988年与洪湖联谱六修。 1995 年七修族谱,源、浩二公16世孙亨雄、亨鹏、亨举、17 世孙运祥、运发、运香、19世孙时汉等人四处奔波,采集信息,完成了新谱的编撰工作于1996年清明颁谱庆典。2008年,启动第八次修谱,亨华、运桓、运香、运雄、会林等历经5年,先后六次到岳阳、五次下江西、多次到天门、孝感、潜江、荆州、洪湖、嘉鱼、浏阳等地寻根问祖,比对资料,寻找始祖的确切迁出地和有关后裔的外迁状况。
《宗谱》于2012年清明告成,行颁谱暨祭祖大典。
三、繁衍情况
仙桃三伏潭罗氏的老字派为“楚用钦帮,仕选文芳……”,1931年清谱后统一从珠公43世“盛”字辈起:
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
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禄。
新派:
忠孝传鸿烈,芳名震豫章;历朝荣显位,奕代佐元良。
理学垂声久,英才毓瑞长;宗支同绍述,焕发衍嘉祥
至今,源、浩二公已繁衍至20余世,长辈有福字辈,晚辈已到贤、嗣字辈,正所谓八辈同世。后裔近万人。
在三伏潭周边地区,至今还流传着罗氏发祥地罗家湾兴盛时期骄人的传说。据说罗家湾在清朝中期非常发达,成为一座盛世庄园,白墙黑瓦,绿树掩映,院墙环抱。罗氏家族的男子个个伟岸魁梧,傲然威武,文不借笔,武不借刀,家家富庶,充满了豪气。在庄园的两端,建有上马墩、下马墩,官场要员、文人墨客、来往商贾途经此地,都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仙桃三伏潭罗氏虽以务农为本,但历来都恪守宗训,读书继世,礼义传家,与世俱进。明清两代,出了多名秀才举人及孝子贤孙,最受推重的是六三公第16世,浩公第14世孙,上麻港村的文轩(允柏)公割股伺奉双亲,时沔阳县长牛公颁以“仁圣齐天”匾以示褒奖的孝举。现今,有二百多人在国家机关、省、市、县有关部门和军、工、商、学各界工作。17世孙罗运南、罗运柏、罗运忠、罗俊良,分别任荆门市东宝区人事局局长、荆州区审计局党委书记、仙桃市三伏潭镇镇长、剅河镇镇长,18世孙罗会文,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先后任人民日报社国内政治部主编、人民日报社驻湖北站站长,现任河南分社社长。罗会明,武汉大学毕业,任湖北省文化厅处长。罗会林,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先后任荆州市农业局局长、刚果(金)巴桑贡固农业推广站站长,现任荆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罗会战,济南陆军学院毕业现在宜昌武警部队工作。20世孙罗来英(女)先后任潜江市副市长、组织部长,现荆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编制办公室主任。罗来罡(又名罗杰),大连舰艇学院毕业,现为武汉军事代表局军代表。等等。
四、迁徙情况
在源、浩二公迁沔后六百多年的岁月里,其子孙蒙祖上荫德庇佑,艰苦创业,家族人口迅速发展,出现了多次迁徙,其中比较集中的有两次:一次是在源、浩二公迁沔后一百五十年间,主要迁徙到周边地区(深江站、麻港、红杨树等地);第二次是在清朝中期,外迁规模大,范围广,迁徙地有天门市张港镇、洪湖市峰口镇、荆州城、潜江、枝江、谷城、宜城、襄阳、应城、随州、武昌等地。据三伏潭豫章堂《罗氏宗谱》记载,自源、浩二公第三世开始,外迁的主要基祖有:
浩、源3世,正麟公迁凤凰河罗家桥,正虎公迁沔阳城又迁赓斗湖,正春公迁深江站。
浩、源4世,公明公迁上麻港。
浩、源5世,叔槐公迁石牌,
浩、源7世,祖儿公远徙无考,士哲公徒襄阳。
浩、源8世,国秀公徙老河口,国安公徙谷城,士珍公徙宜都,国明公迁徙无考,孔瑞公、阙公迁天门九正庙,伯先、士道二公徙随州,万新公迁暇子湖猫子桥,珩公迁牙团卢家庙,证文公迁大剅阳白滩打鱼湾,证宪公迁卢林垸草屋湾,士有公迁七号沟,士哲公迁襄阳,从远、鸣岗、其旋三公徙董市。
浩、源9世,书公、升公、升公、阙公、阙公、大荣公、琬公、瑶公等八公远徙无考,阙、阙二公迁宜都,阙、珍二公迁董市,阙公迁随州,龙、雾、茂三公迁襄阳罗山寺,照、祥二公迁荆州,遂公徙江口,景公迁宜城县。
浩、源10世,应熬公徙江陵县张家沟(杨八里天长垸)。
浩、源11世,大元公徙江陵县张家沟(杨八里天长垸)。
此外,还有笃用公徙应城,荣周公之子徙西柳湖,康之公徙西南乡十八汾,著公徙沙湖下新沟黄家剅,暹公徙下麻港姚头里二墩垸,加明公徙红杨树凤凰河南长湖垸,士烈公徙前河杜湾,良彬公徙乐河岭,发彦公徙通顺河北筲箕湾,学礼、学信二公徙新李云口杨二里全兴垸,等等,不一一枚举。
嗟夫!惠万木不啻同根兮,犹喜登枝者探其本;念天地之悠悠兮,更欣麟趾瓜绵椒衍。吾族自古忠孝名门,江东望族;源清一脉,派正千秋。今寄语吾族子弟昆曹,应继先贤之志,以启后世之表。饮水思源,缘木求本。开拓进取,继往开来。世世昌盛,代代发达,光我氏族,兴我中华。乃天下之幸也!
作者简介:
罗运桓 (广生)珠公64世,浩公17世,湖北江汉平原豫章罗氏六三公系,家族理事
罗会林,珠公65世、源公18世,原湖北荆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湖北江汉平原豫章罗氏六三公系,家族理事
(编辑:罗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