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洋溪罗氏云飞公上源谱牒状况考
云飞公迁往新化千余年,现在族谱已经十次大修,但历次修谱,都没能真正弄明白云飞公的上源世系,云飞公的上源世系,历来有比较大的争议,本文结合大成谱、秀川族谱、匡山族谱、吉州通谱、泰和族谱等,试图从浩瀚的资料里面发掘出事情的本来面目。
1、四翁时期就有家谱,但后来丢失。证据见永高公手稿:.....吾家旧谱幸存未泯者;我洋溪基祖四翁存谱一卷。...
2、明洪熙元年乙已(1425)鼎溪仲谅房拔贡寿官添泰公创立鼎溪谱,云飞公为一世祖。
3、一修族谱:明嘉靖万历戊午(1618)可冠公创立洋溪谱,云飞公为一世祖。 二修族谱: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雍正二修谱增加崱、达、皎、议、遵、元、先、徽、安世、彦升、景亨、询十二代,或见吉水谱有询之堂弟克宪之子曰云龙将我祖云飞附于询祖之下。 三修族谱:永宁、洋溪、鼎溪清乾隆45年庚子(1780)合修族谱,上源为一松 ---> 彦一 ----> 云飞 ;四修时间:嘉庆丙子 1816年,上源同二修谱,云飞公为询祖子。 五修、六修、七修族谱均同二修,云飞公为询祖子。民国时期八修又跟水车一松公合谱,上源考证为崱--->宗达--->皎(一松) ---> 彦一 ----> 云飞。2015年十修,上源仍为:一松 ---> 彦一 ----> 云飞,云飞为45世,崱公至云飞公之间的11世失考。新化鼎溪仲二支系因为谱牒分修,经过罗海清考证后,鼎溪谱采用:崱--->宗达---->皎---->询 ---->云飞。
谱牒资料中关于云飞公的记载
1、云飞 字元秀,询公之子,洪都泰和人。老谱载:用云台纪绩飞燕入怀而命名。性好游,足迹不一其地。 初寓襄阳,次及岳州之巴陵、安乡、长沙之湘潭、益阳、武陵之尤溪、武攸(武冈)、邵陵(邵阳)、邵州之中乡石门等地。宋仁宗祜年间(公元1049-1054)至新化之球溪渡头(今之冷水江市禾青镇),见虎岩盘据天空,资水萦迥如带,遂安居立籍,屋场坐北向南。殁失考。屋后(今资江氮肥厂后公路傍,有坟堂和墓碑)。
配吕氏,副配,赵氏,二妣生殁失考,俱葬屋后 子一 卿(赵氏出)
2、洋溪明万历谱则根据明嘉清元年壬年(公元1522年)永高公手录称:洋溪基祖四翁存谱一卷,二代祖仲荣有 遗训:基祖云飞公,原系洪都奉送和人,寓居襄阳,宋仁宗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游寓邵州之新化球焉。证实基祖为云飞公和迁于球溪之年代,本次又到地球溪逢人谒问,遂家咨访,历秋迄冬,始成梗概。考四翁、仲荣父子均系宋理宗时人,距行迁新时不到200年,存谱所记和遗训,足可置信。故则公世系之迁新基祖云飞公之迁新年代,亦足为信。
3、洋溪谱序(二修):有考宗派于吉州,今渊于老谱籍之语。知是原谱云飞为询祖子后人。见嘉庆谱:景亨之子曰询,则不分年代之远近,将云飞排于45世询之下。
4、洋溪罗氏有一个关于云飞公的传说,大概是黄巢杀人八百万、云飞公自江西泰和县鹅颈大坵迁移而来。
5、.....并考洋溪谱序:有考宗派于吉州,今渊于老谱籍之语。知是原谱云飞为询祖子后人。见嘉庆谱:景亨之子曰询,则不分年代之远近,将云飞排于45世询之下,不知前九世祖议公季弟也是询祖。以致秀川遗谱传讹。根据其年代考之,云飞为议公季弟询社之子,才相符合。故议祖之下至询祖八代当从删,云飞应为三十七世询祖之子......。
6、......新化洋溪明万历一修族谱,据嘉靖元年永高公手录,并至球溪“逢人询间,逐家咨访”,载基祖为云飞公,宋仁宗皇祜年间(1049-1053),自江西泰和居邵州之新化球溪渡头(今冷水江市禾青镇)。清雍正二修谱上溯其先世崱公,即崱——达——皎——议——遵——元——先——徽——安世——彦升一一景亨——询十二世,云飞为崱公十三世孙,询祖子,与江西吉水秀川族谱所载世系全同。云飞公字元秀,生殁失考,葬屋后(今资江氮肥厂后公路房,有坟堂和墓碑),配吕氏、赵氏,赵氏生子卿。乾隆三修时,则与迁居新化永宁乡之族人合谱,合为一松——彦一——云飞世系,云飞为永宁迁居新化基祖一松之孙。嘉庆四修谱则质疑三修谱以永宁之东甫与洋溪之魁甫为胞兄弟而合谱,未识何据:而据永高公手录之仲荣公遗训,只言“叔祖通甫移居鼎溪,升甫移居油溪”,未言东甫移居永宁,盖东甫实非其伯祖也;故又与永宁分修谱,其后五修、六修、七修谱亦如是。民国年间新化罗氏合修通谱,主纂者在崱公至云飞间删去八世,为崱——达——皎——议——云飞世系,又迫于某种原因,违心地揉合永宁一松世系,称达即思伯,皎即一松,议即彦一。......
关于云飞公的生卒年代考证
资料:大明嘉靖元年壬午,新化洋溪裔孙永高手录:吾家旧谱幸存未泯者;我洋溪基祖四翁存谱一卷。及二代祖,讳仲荣者有遗训焉。荣谓仁寿二子曰:“吾罗氏之先,原系洪都泰和人;寓居襄阳。代传宋朝仁宗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基祖讳云飞者,尝游长沙;以俗尚争讼不可居,复游寓邵州之新化球溪,爱其山水佳秀,遂定居焉。 推理分析:
1、此手稿证实基祖为云飞公和迁于球溪之年代宋朝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考四翁、仲荣父子均系宋理 宗时人,距行迁新时不到200年,存谱所记和遗训,足可置信。故迁新基祖云飞公之迁新年代,亦足为信。
2、云飞公不会早于公元980年出生,980年出生的云飞公到了皇祐年间已经69~74岁,老年人的欲望降低,迁移 新化的热情降低,所以公元980年是云飞公出生的时间上限。
3、云飞公迁移新化必然已经成年,因为卿公是副配赵氏所生,推测云飞公过来新化的年龄已经比较大,云飞公 曾经去襄阳等多地寓居,故推测公元1020年应该是云飞公出生的下限,此时云飞公出生的年龄时间段为公元 980~1020年。
4、既然云飞公是从江西泰和县迁移过来,那么表明至少云飞公是在泰和出生,这样才会把泰和县当家乡。
5、总结:云飞公的出生年时间为公元980~1020区间。
《大成谱》 分析:该谱修的时间跟云飞公高度吻合,该谱由仪贞公起草,仪贞公未完成就过世、元杰公的堂叔治公继续修谱,也未完成谱就过世了,最后由元杰公、元杰公侄子立行公一起共同完成。 翰林学士元杰公介绍;元傑公 讳振,字养晦,名先政,行二九郎,仕伦公之长子。生于后晋高祖天福丙申(公元936年)十二月二十日戌时,寿120岁。祖籍豫章吉丰,后移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村。
隐居宁化后,决心完成曾祖业盐铁史仪贞公所遗世系,遂赴襄阳宜城,缅怀匡正公创业古迹;徙枝江,体现凌甫公光辉灿烂一生:访长沙、祭洞庭,寻求罗氏的艰苦历程;回豫章、谒西山,追念豫章始祖珠公的丰功伟绩。呕心沥血,不辞劳苦,往直隶永平昌黎、山东历城、四川、岭南广东等地访宗问族,考源索本,查历代世系,立明世谱,为报前人之功德,以正后人之孝思,遂与侄立行纂修成《大成罗氏宗谱》。 治公介绍 治公,行层二,字俊义.生于德时淳化,壬辰同孙何榜登进士,历官祥符县伊.欧阳修称其学问夙成才德兼 尝录世系为宗谱,未成而没.葬龙泉玉山下,蜈蚣形,丁向.生一子位.娶杨氏.同葬。崱公 → 宗达 → 皎 → 询 →云飞 (新化科头罗海清考证的结论)
从仪贞公家族支系资料来看,支持云飞公属于仪贞公家族,其理由如下:
1、仪贞公是所处的时代正好是谱牒没落的时代,黄巢之乱之后,很多士族都丢失了自己的族谱,无法追溯自己的上源。
2、仪贞公为了昭穆后世,才下决心要修谱,但谱未修完。
3、仪贞公亲哥哥仪修公的孙子治公(罗俊义)接着修,但两人都没完成就去世了,最后是元杰公、立行公合修才完成。
4、从几代人才完成这个大成谱来看,这个说明大成谱的修谱的工作艰巨,同时也说明了参与修谱的人都是家族内部的人在修。
5、如果有其他人参与,出于对别人劳动的尊重,大成谱必然记上参与者的名字,但最终只署元杰公、立行公的名字,说明就只有家族人在修,没寻求别人的帮助。
6、元杰公派人去调查,会首选自己信得过的家族人,云飞公生活在泰和,如果不是仪贞公家族人,肯定不会被派遣。
7、去罗子国故都襄阳、岳阳,南昌、浙江、山东、山西等多地进行实地考察,一路上都是风餐露宿、随时都可能遇上山贼被杀、或者得病一病不起,走水路随时可能遇上大风浪而沉船没命.......,这等高风险、劳民伤财的事情,外人自不必说是不愿意卖命,就是不同宗枝的罗氏人,也未必愿意支持; 元杰所处的时代,正是谱牒没落的时候,有意愿修谱的只是小部分人,更多的族人对修谱是麻木不仁,因而也谈不上支持元杰公,他们也不愿意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而为了修谱四处奔波;此次大成谱修谱的时间距离罗颖修的柏林谱不过30年,鉴于罗颖的声望地位比元杰公高,周围的族人为了尊重罗颖,也未必愿意支持元杰公的修谱,更谈不上去远方奔波取证;
8、即使周围的族人支持元杰公修谱,但去襄阳、岳阳、山东、山西、浙江考察,需要很多时间,必然耽误自己的生计,从经济的角度看,他们也没动力;
9、参加考察的人必然耽误跟亲人团聚的机会,对于那些缺不得女人的某些族人来说,这任务等于是革他们的命。
10、派遣非家族的人去跑腿,元杰公必须支付巨额资金,从经济角度看,元杰公也会选择自己家族的人帮忙,打祖宗牌、打亲情牌,说服自己家人参与。
11、所以,云飞公愿意从泰和县跑去南昌参加修族谱的,且帮忙跑遍湖南湖北,必然是仪贞家族公支系的人。
云飞公在仪贞公家族中的位置
1、通过前面的论证,我们考证出云飞公云飞公在仪贞公家族人,从目前已知的资料看,仕伦公三子,分别是元杰、元升、元捷,仕仪公一子,名元万,也是立行公的父亲,景新公另外五子因为不记后,资料不太详细,他们的后代的名字是否有元字,则不能肯定,但至少元杰公他们四兄弟的名字中间带有“元”字;
2、元杰公的堂兄弟中,有好些也是中间有“元”的,如三岳之子名“元开”;
3、云飞公、字元秀,包含有“元”字。
4、综上,表明云飞公是元杰公的堂兄弟,同为珠公35世孙。 仪贞公家族的结构示意图见下表
云飞公为仪贞公之四世孙的确证
1、云飞公的游历路线确证为修全国性通谱而做的考察; 2、云飞公此次修谱确证为修大成谱; 3、云飞公被确证为仪贞公大家族人; 4、通过排除归纳,只有仪贞公支系符合,云飞公属于仪贞之四世孙。
仪贞公支系这边支持云飞公是仪贞公的第四世孙的理由如下:
1、祖先躲避黄巢之乱(公元859~884)的传说: 湖南新化洋溪云飞公支系裔孙一直流传黄巢杀人八百万的传说,逃过劫难后,由江西泰和县鹅颈大坵迁移过新化。考云飞公生存年代为宋真宗、宋仁宗时代,虽然国际上对辽国妥协,但皇祐年间的宋朝的民生很不错的,国内特别繁荣,江西吉安更是仅次于苏杭的繁华地区,宋朝是封建王朝的顶峰,史学界早有定论,云飞公生存年代不存在大规模的杀戮,所以这个黄巢之乱的传说是必然是云飞公祖先的经历。 仪贞家族有避黄巢之乱的记载,其中仪贞公的爷爷立贤公(公元813~882)死于黄巢之乱,这一点是高度吻合;
2、符合云台纪绩的条件: 仪贞公是翰林学士,官至盐铁史。翰林学士,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说明仪贞公室见过皇帝的,是皇帝的智囊团之一,盐铁史就是专门掌控国家盐铁专卖的官员,封建时代的盐铁属于国家专卖,私人贩卖盐是要杀头的,黄巢就曾经做过私盐贩子,仪贞公担任盐铁史这么重要的职位,说明了唐朝的皇帝对他不是一般的器重,皇帝奖励他、鼓励他为朝廷效忠,给他建造云台(皇帝纪念功臣的地方)表彰他很正常。
3、符合给云飞公名字的条件: 唐朝灭亡后,仪贞公由唐帝国的权利巅峰下跌至平民百姓,其中景新的二儿子仕伟更是因为家庭落魄或者因为某种政治需要而做了吴氏家的上门女婿,只要家庭尚可,汉人几乎没有人愿意做上门女婿的,从仕伟做上门女婿的情况看,仪贞公家族此时已经很窘迫了,亟需家里有人能挑大梁,重返上层社会。儒家崇尚做官,仪贞公的9个孙子仕伦、仕伟、仕俊、仕杰、仕传、仕仁、仕仪、仕俸、仕倰都包含有强烈的希望孙子们为官的意愿。 儒家又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睹五代十国走马灯似的更换朝代,百姓困苦至极,仪贞公家族希望自己家里能出汉高祖这样的人,能大风起兮“云飞”扬,统一中国,或者像光武帝刘秀一样,重振汉室江山,而云飞公、字元秀正好是符合这样的大分裂时代背景以及仪贞公家族命名的意义。
4、符合指派云飞公修大成谱的条件: 理由在前面已经说明,此次大成谱的编纂,属于仪贞公、俊义公、元杰公等家族内部人员在修,如有外人参与的话,必然谱牒上不会只署元杰公、立行公的名字。去湖北湖南山西山东浙江考证难度大、风险大、需要大量资金,元杰公能派遣的动的人员就只有自己的家族成员了,云飞公去襄阳、岳阳、走遍湖南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就是配合元杰公修大成谱做实地考察。
5、云飞公名字中的“元”跟元杰公的“元”高度重合,两人的祖辈中又都有带有“景”字,这些重合显然不是偶然的(云飞公的祖辈中带有“景”在后面做论证)。
6、两者都能接受由繁华入荒凉之地。 宁都谱明确记载景新于唐禧宗之末因黄巢之乱,由豫章西山徙虔州化县太平乡(今宁都县雅鹊林),未久迁宁化县石壁葛藤村,那里山道崎岖,战乱难至,相比之下,江西的祖居要繁华得多,宋朝的江西是全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而庐陵(吉安地区)又是跟扬州、杭州、苏州同样繁华的地方之一。 云飞公迁移到冷水江的时候,新化县还没建制,新化正式建制是公元1072年,云飞公迁入新化20多年后才开始建县,在此之前,新化球溪(冷水江禾青)属于未开发的地方,如果没家族教诲,实难理解云飞公要在繁华的北宋中期迁入湖南新化。考仪贞公的子孙四处迁移,原因在于黄巢之乱的教训,仪贞公不希望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让他的子孙四处迁移,万一刀兵再起,即使祸及部分子孙,那么还有部分子孙能生存下来。
由新化洋溪罗氏二修族谱探讨云飞公上源的名讳
吾家旧谱幸存未泯者;我洋溪基祖四翁存谱一卷。及二代祖,讳仲荣者有遗训焉。荣谓仁寿二子曰:“吾罗氏之先,原系洪都泰和人;寓居襄阳。代传宋朝仁宗皇佑年问,基祖讳云飞者,尝游长沙;以俗尚争讼不可居,复游寓邵州之新化球溪,爱其山水佳秀,遂定居焉。飞子讳卿,多智勇谋略;乡人悉依为安危;屹为当时望族。卿子讳唐仲,仲子讳从善,善于讳应隆,则寝以微弱。延及我高祖千仁,曾祖万山,始相继仅立门户。迨我祖魁甫,恢复而大振之,实特起也。奈何又值干戈扰攘;叔祖通甫移居鼎溪;升祖移居油溪,亦避乱也。每念祖妣问关乱离,储尝艰苦。幸而丧乱既平;乃就冷水村、翦荆棘,披草莱;筑室其中,百尔经营,可谓勤且劳矣。后嗣子孙,当知先人创始惟艰;而敬守之也。”且复嘱曰:‘汝叔祖七翁之子名仲兴、仲俊者,是汝堂叔也,彼仍居球溪凡我列祖茔之在彼者;幸付托有人。尔众子姓,尤当及时问侯而祭扫之。水木本源,不可忘!汝曹宣宝藏而记忆之。诒厥孙谋,胡可使泯泯无传耶。”
大明嘉靖元年壬午 新化洋溪裔孙永高撰
新化县洋溪《罗氏通谱》民国三十二年版 新化洋溪明万历一修族谱,据嘉靖元年永高公手录,并至球溪“逢人询间,逐家咨访”,载基祖为云飞公,宋仁宗皇祜年间(1049-1053),自江西泰和居邵州之新化球溪渡头(今冷水江市禾青镇)。清雍正二修谱上溯其先世崱公,即崱——达——皎——议——遵——元——先——徽——安世——彦升一一景亨——询十二世,云飞为崱公十三世孙,询祖子,与江西吉水秀川族谱所载世系全同。云飞公字元秀,生殁失考,葬屋后(今资江氮肥厂后公路房,有坟堂和墓碑),配吕氏、赵氏,赵氏生子卿。乾隆三修时,则与迁居新化永宁乡之族人合谱,合为一松——彦一——云飞世系,云飞为永宁迁居新化基祖一松之孙。嘉庆四修谱则质疑三修谱以永宁之东甫与洋溪之魁甫为胞兄弟而合谱,未识何据:而据永高公手录之仲荣公遗训,只言“叔祖通甫移居鼎溪,升甫移居油溪”,未言东甫移居永宁,盖东甫实非其伯祖也;故又与永宁分修谱,其后五修、六修、七修谱亦如是。民国年间新化罗氏合修通谱,主纂者在崱公至云飞间删去八世,为崱——达——皎——议——云飞世系,又迫于某种原因,违心地揉合永宁一松世系,称达即思伯,皎即一松,议即彦一。
而洋溪万历一修谱断自云飞,雍正二修谱增加风吹草动、达、皎、议、遵、元、先、徽、安世、彦升、景亨、询十二代;乾隆三修与永宁合谱时,询以上不录;嘉庆谱又分修;根据学富公手录吉州世系图,仍增十二代;鼎溪谱除乾隆外,历届均载云飞为一世祖。四说纷纭,莫衷一是。民国年间新化通谱总修洋溪瀚溟公考证:徽徽社以上至则公,均有年代可考,下至询祖则生殁年代未详。而江西通谱则祖为唐懿宗时人(约公元870年左右),议公殁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若云飞当生宋考宗时(公元1180年后)又秀川谱载:按洪先谱:询下未载系,此询祖乃后人所附。并考洋溪谱序:有考宗派于吉州,今渊于老谱籍之语。知是原谱云飞为询祖子后人。见嘉庆谱:景亨之子曰询,则不分年代之远近,将云飞排于45世询之下,不知前九世祖议公季 第也是询祖。以致秀川遗谱传讹。根据其年代考之,云飞为议公季弟询社之子,才相符合。故议祖之下至询祖八代当从删,云飞应为三十七世询祖之子(以上注,由新化县科头乡罗海清考证)。
洋溪明万历谱则根据明嘉清元年壬年(公元1522年)永高公手录称:洋溪基祖四翁存谱一卷,二代祖仲荣有遗训:基祖云飞公,原系洪都奉和人,寓居襄阳,宋仁宗皇佑年间游寓邵州之新化球焉。证实基祖为云飞公和迁于球溪之年代,本次又到地球溪逢人谒问,遂家咨访,历秋迄冬,始成梗概。考四翁、仲荣父子均系宋理宗时人,距行迁新时不到200年,存谱所记和遗训,足可置信。故崱公世系之迁新基祖云飞公之迁新年代,亦足为信。.....
而考我族洋溪科逢公清嘉庆丙子谱序,有越我朝雍正时,诸先辈有尊祖敬宗之意,穷源探本之思;爱考宗派于吉州会渊源于老籍之语。始知此疑出自雍正年间,是宗先辈于吉水探源,以议公九世孙询下之云飞为我祖云飞。或见吉水谱有询之堂弟克宪之子曰云龙将我祖云飞附于询祖之下。以致后世以讹传讹。(按此询祖之下记云:按文恭谱询下未载系文恭谱应为洪先谱)。然按年代考之,云飞应为议公季弟询之子实相符合(原询祖之下无载,是为云飞外徒之故,而文恭修谱则在云飞外徙之后百年之久)。
综合前面的谱牒资料分析,结论如下: 1、从云飞公家族修谱的情况来看,至少前面十一代迁新的祖先即云飞公至四翁、仲荣、仁孙、寿孙等都保留有家谱,谱牒于蒙元时期的子、文两代人丢失,至永高公还保留有手稿,永高公手录称:吾家旧谱幸存未泯者;我洋溪基祖四翁存谱一卷,及二代祖,讳仲荣者有遗训焉。荣谓仁寿二子曰:基祖云飞公,原系洪都奉和人,寓居襄阳,宋仁宗皇佑年间游寓邵州之新化球焉。 2、云飞公至仁孙、寿孙等前面十一世先祖,因为有族谱记载,必然知道云飞公的上源; 3、至云飞公十六孙永高公,是否还知道云飞公的父辈、祖辈的名讳呢? 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二修族谱,增加崱、达、皎、议、遵、元、先、徽、安世、彦升、景亨、询十二代,考我族洋溪科逢公清嘉庆丙子谱序,有越我朝雍正时,诸先辈有尊祖敬宗之意,穷源探本之思;爱考宗派于吉州会渊源于老籍之语。始知此疑出自雍正年间,是宗先辈于吉水探源,以议公九世孙询下之云飞为我祖云飞。 4、结合二修族谱的信息分析此时的先祖们是否还知道云飞公的上源名讳。
基于二修族谱的学富公手录吉州世系图的推理: 1、为什么二修族谱的族老们要采用:崱→宗达→皎→ 议 →遵→元→先→徽→ 安世→ 彦升→ 景亨→ 询 →云飞 作为云飞公的上源呢? 从崱公以下就有多支系失考了,就是彦升、绍、约三兄弟之后的45世、46世,都有多个后裔失考的,为什么不选他们,而偏偏选中了 彦升→ 景亨→ 询 →云飞 ? 2、二修族老们为什么不选择 约→ 日影-→ 克宪→ 云龙这个支系呢?把云飞公跟云龙并列作为兄弟,不是更符合逻辑吗? 3、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只记得自己的父辈、祖辈的名字,至于曾祖、高祖或者更以上的名字,如果不翻族谱,基本上没人能记得他们的名字的,至于云飞公祖上避黄巢之乱的传说、云飞公名字的意义、云飞公迁移新化之前去了哪些地方,因为属于故事,所以后代子孙能在丢失族谱后还能记住一个大概轮廓,很多人多年以后回忆往事,之前同事朋友的音容相貌还很清晰,但是这些同事或者朋友的名字就是想不起了,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记住名字是精确性的记忆,记住故事的大概轮廓属于模糊记忆,所以丢失族谱后,后面的族人就慢慢忘记了云飞公曾祖以上的名字了。基于此,我们揣测二修族谱的族老们此时知道云飞公的父辈或者祖辈名字的,至少是有模糊名字,但更以上就可能记不清了,选中了彦升→ 景亨→ 询 →云飞作为上源必定有他们的理由。 4、现在我们可以推理出云飞公的父亲或许叫做 “询”,祖父或者叫做 “景亨”,祖父以上的名讳,则不好说,因为云飞公带去新化的谱牒已经丢失了,名字可能记不得了。 5、我们现在再推理云飞公父亲叫做 “询”,祖父或者叫做 “景亨”的可能性。
备注:云飞公的上源只有一个,因为资料的欠缺,所以这个筛选有闭门造车之嫌,期待能真正的考察完整的江西谱牒、完整的柏林谱、完整的大成谱、包括景成父子、仕伟、仕俊、仕杰、仕传、仕仁公的谱牒资料,才能做出一个真正的正确的结论。
处理办法如下: 1、如果元杰公记载的大成谱,仪贞公的确只生了景新、景成两子,那么,云飞公属于继配周氏景亨公所生的说法排除。 2、如果元杰公并未对仪贞公的支系情况做记载,仪贞公支系谱牒,实由元杰之后裔在福建完成,因而弄不清继配周氏的子嗣状况,那么周氏有子嗣的说法予以保留。 3、陈利华教授确证景成公父子去了福建南剑州,那么景成公支系予以排除,除非后续又有确证证明从彦公的八世祖京成公非景成公且景成公生活在江西。 5、景新、仕仁支系为云飞公的上源的可能性很大。 建议:在找到景新、景成支系的详细谱牒之前,暂拟云飞公之祖为景亨,为仪贞公继配周氏所出,景亨为推理名字,实际名讳失考,云飞公之父名讳也失考。
推测: 1、道为仪贞公之孙,为云飞公之父亲,楚公就是云飞公。 2、楚--卿即使跟云飞--卿是不同的人,也不支持他们是崱公支系。 3、道公、道公之父大约是五代十国期间迁移到泰和。 4、宁都谱记载的景成公在江西的信息实际上是云飞公之父的信息,因为景成公已经迁移去了福建。 建议:云飞公之上源为仪贞→景亨→道→云飞(楚) 云飞公为仪贞公之玄孙,已经确证,如道、楚、卿支系被排除,则采用仪贞→失考→失考→云飞的办法
结论:云飞公、一松公是同宗的族人,共祖是仪贞公,云飞公为仪贞公四世孙,一松公为仪贞公的九世孙。云飞公实际上比一松公大150岁左右,云飞公为珠系35世,一松公为珠系43世
资料来源:云飞公30世孙罗云天 编辑:罗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