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柏林茶馆
网群交流
 您的位置:首页 > 柏林茶馆 > 网群交流
罗英起义
作者:罗氏传媒  更新时间:2022-05-21 08:47:49 阅读:

【余干红色故事】罗英起义

余干文旅 2022-05-19 16:32

      1932年秋天,余干发生了震动赣东北、影响省内外的罗英起义。烈士罗英,在余干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罗英出生于枫港单溪罗家村(后划归九龙镇),乳名牛崽仂,别名国华。祖辈世代捕鱼为业,家境清寒贫苦。贫穷的家庭,养育了他坚毅顽强的性格。他自幼聪明能干,认准了的事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罗英8岁进入私塾读书,11岁那年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少年时代,罗英跟随家人打渔、捕猎、种田。为了帮助家里摆脱贫困,小罗英甚至还到煤矿当过推炭工。他热爱读书,尽管生活艰辛,仍不忘自学。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罗英一边做工,一边自修完高等小学的课程。1917年,在亲友的支持下,到南昌求学。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对青年罗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他萌发了投身革命的愿望。这年夏天,他离开南昌到了北平(北京),通过同乡张佩兰的帮助,进入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开始寻找革命真理。

(年轻时罗英)

       1922年,罗英因病失学,转而南下流落上海街头。这时他已经结婚了,妻子是自己的同学程菊英。他们一边寻找工作,一边继续学习。在上海罗英在先后结识了沈泽民(沈雁冰之弟)和瞿秋白等人。在这些进步人士的影响下,罗英的革命意识更加强烈了。1924年春,经赵醒侬的介绍,罗英在上海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10月,在生死之交、同乡彭友仁的鼓励下,罗英考入了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925年10月毕业,成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生。在军校期间,罗英随着学生军,在东征军阀陈炯明和沙基战役中,初露头角,立下战功。

       1926年春,罗英被选派赴苏俄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28年冬,学成回国。在苏三年的学习,坚定了他“走俄国人的路”的信念。蒋介石对留苏学生不够信任,要他们通通“洗脑筋”。罗英巧妙地度过了一年零三个月的软禁生活,才被允许参加了南京的励志社,安排到南京国民政府办的中央高级干部训练班。1930年,罗英接到方志敏的指示:回到余干,打入敌人内部,夺取敌人的地方武装,以扩大赣东北的红十军。于是罗英借口要搞“实业救国”,以回乡开办煤矿为由,他和好友彭友仁、胡珊、江一欧商议,由江一欧去南昌,到伪省政府实业厅登记注册。他们假戏真做,由胡珊负责写出矿山设计报告,画出矿山图样,并通过妻子程菊英与邵力子夫人傅学文的支持,领到了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矿业部的矿业执照。这样,蒋介石信以为真,便批准了罗英的请求。1930年8月,罗英顺利地回到余干。期间,彭友仁、胡珊、江一欧先后都回到了余干。

       彭友仁与新任县长彭作霖因为同宗关系较为密切,彭友仁在他面前有意推崇罗英。加之当时担任北京《新社会日报》、兼任《大江报》、《正义报》、《民报》主编的乡贤大儒吴宝田以身家性命担保,向县长彭作霖推荐罗英。彭作霖为人比较正直廉洁,也想有所作为,遂任命罗英担任余干县靖卫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由县长兼任)。罗英又保举胡珊为中队长。这样,罗英就顺利打入了敌人的内部,控制了敌人的地方武装。彭友仁也谋了个第七区(李梅岭山区)区长的职务。于是余干的革命形势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罗英、彭友仁、胡珊他们秘密策划在李梅山区建立游击区,打通弋横苏区,扩大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并抓紧实施在李梅岭轮番组织训官兵,灌输革命意识的计划。

       但是,罗英等人的革命活动被一些土豪劣绅秘密监视着。1932年上半年,方志敏有一支部队要经过余干县城,罗英将靖卫大队借故调到距县城数里之遥的彭家湾,以便让方志敏的部队过境。那些土豪劣绅们便抓住这一点去省城告状,说彭作霖私通共产党,说罗英可能是共党分子。于是在一次省里召集各县县长开会时,彭作霖被扣留下狱。彭友仁闻讯赶去南昌营救时又打听到省里派了一旅军队准备围剿罗英,要缴掉余干靖卫大队的枪,情况十分危急。彭友仁于是星夜火速赶到苏区,将情况向方志敏汇报。方志敏当机立断,任命罗英为红十军的团长,要求他立即率部起义。彭友仁日夜兼程赶回余干,将红十军的任职令交给罗英,转达了方志敏的指示,又将罗英的家属秘密送到横峰苏区。1932年9月15日,在李佩、杨旭等同志的帮助下,罗英率领靖卫队员181人,长短枪171支,机关枪数挺,荷枪实弹,借口去“剿匪”,将队伍拉到了余干和万年交界的五雷锅秃山,树起了红军旗帜,宣布武装起义。翌日,罗英率兵反攻县城,放火烧掉县衙门,开仓救济贫民,砸开监狱,释放“政治犯”,这就是当年所谓的“彭罗事变”。

(中年罗英)

       三天以后,罗英率领起义人员撤离余干,前赴闽、浙、赣三省苏维埃首府横峰葛源村,受到苏区党政军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省苏维埃主席方志敏亲临大会致欢迎辞。解放后江西第一任省长邵式平回忆往事时,曾作《浪淘沙·余干》一词咏道:“病里梦无端,往事斑斑,醒来方知话余干。县靖卫队全起义,反动心寒……”

       进入苏区以后,罗英先后被委任为红十军独立团团长,红军大学第五分校副校长。罗英起义后,余干豪绅俗吏对吴宝田十分怨恨,不少人骂他是“老朽昏庸”,用身家性命保荐了一个“负心人”,致使余干的军械武器尽落“赤匪”之手。吴宝田感到在余干无法立足了,只好以垂暮之年,离乡背井,迁居南昌。

       然而,正当罗英在革命队伍中如日中天、大展才华的时期,由于党内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在红军队伍中大搞“肃反”运动,1934年4月,在肃反扩大化的后期,罗英被顽固执行“左倾”错误路线的曾洪易以“AB团成员”的莫须有罪名逮捕,和胡珊一起被秘密杀害于葛源枫树坞背后的来龙山下,葬于磨盘山下,年方36岁!

       罗英的夫人程菊英曾写了一幅挽联祭奠夫君:

       磨盘山下埋忠骨,此恨绵绵几时休!

       还填了一首词悼念罗英,调寄《挽韶华》,词曰:

       天若有情,青山留冢亦留名!不老韶华,何处觅寻!千古奇冤泪沾巾。只怒发冲冠,斩洪妖,也抵不了将军性命!祭忠魂,血雨腥风绿松林,终记起华夏好儿孙。

       雄赳赳,手持长缨,气昂昂,缚尽妖精。情绵绵,千慰英灵,血斑斑,光明路近!隆冬熬过,精气犹存,信有寒梅报春,后人钦敬!

       附:罗英资料:

       罗英(1898-1934)

  学籍:黄埔军校二期,中国共产党

  生卒:1898-1934

  军职:红十军独立团团长

       珠公64世孙。谱名:罗运凑,乳名:牛崽,学名:罗英,别号:国华。

  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十四日出生于余干县枫港单溪罗家村(该村现划归九龙镇)。其家清贫寒苦,世代以渔为业。8岁进私塾读书。11岁因家贫辍学,在家种田、打渔。

  民国6年(1917年)罗英在教师、同学和亲友的支持下,考取了江西省通俗教育学会。

  民国8年(1919年),离赣北上,通过同乡张佩兰(女、余士江埠蛇塘张家人)的帮助,罗英进入北京大学当旁听生。

  民国11年(1922年),罗英因病失学,转而南下流落上海街头。

  民国12年(1923年),罗英在上海结识了江西的赵醒侬、方志敏。后又结识了沈泽民和瞿秋白。

  民国13年(1924年)10月,罗英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4年10月,罗英于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在军校期间,罗英随着学生军东征陈炯明,初立战功。

  民国15年(1926年)1月,罗英赴苏俄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通过在苏维埃俄国的三年学习生涯;他更加坚定了“中国人要走俄国人之路”的这条信念。

  民国17年(1928年)2月,罗英回国,进入南京国民政府办的中央高级干部训练班。

  民国19年(1930年)2月罗英任南京中央军官教育团团级教官。

  同年8月,罗英领到江西省实业厅发放的挖煤执照,回到家乡,拟开办枫港煤矿,后因资金不足,未能实现。

  民国20年(1931年)10月,余干地下党组织疏通了关系。由正派绅士吴宝田保荐,让罗英出任余干警察大队副大队长(县长兼大队长)。

  民国21年(1932年)9月15日在李佩、杨旭等同志的帮助下,罗英把大队人马全部开到五雷乡锅启山,宣布武装起义。翌日,他卒兵反攻县城,放火烧掉县衙门,救济了镇上的贫民。三天后,罗英带动同妻室儿女率领余干的起义人员,到达闽、浙、赣三省苏维埃首府横峰葛源村。受到省苏维埃主席方志敏等同志的热烈欢迎。

  进到葛源之后,罗英先后被委任为红十军独立团团长,红军大学第五分校副校长。

  民国23年(1934年)4月,在肃反扩大化的后期被错杀,时年36岁。


     (资料:罗胜才  编辑: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