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祠堂院馆
祠堂院馆
 您的位置:首页 > 祠堂院馆
关于发挥利用农村祠堂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作用
作者:鹇鸡  更新时间:2018-10-16 11:20:36 阅读:

关于发挥利用农村祠堂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作用


      祠堂,又称宗祠、宗庙、祖祠少祖厝。祠堂是祭祀祖先和名哲先贤的地方。我国民间建造祠堂肇始于唐五代时期。明中叶以后,各地建祠之风大盛,祠堂林立,虽有部分祠堂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遭损,但保留至今的仍为数不少。但近几年来民间祠堂修建却此起彼复,热火朝天。祠堂大致上有宗族祠堂和历史名人纪念祠两大类型,以前者居多,在城乡均有分布,尤其在农村中更是普遍,形成了各地蔚为壮观的祠堂群。因此适当利用发挥祠堂的作用很省意义和必要。
    农民群众聚集的农村祠堂是自主集资兴建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各种封建糟粕相互交集,对乡村文明建设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阵地是支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农村祠堂平时一般用来放打稻机等农具,通常是大门紧闭。如何让时代的春则,吹入祠堂这块曾被闲置的阵地,升华其功能,发挥它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关于把农村祠堂建设成乡风文明建设中心的建议
    1、把祠堂成办新型教学堂。原先,祠堂是乡村的礼仪中心。族人是婚丧大事都在祠堂内举行。现在则可将其转变为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婚育新风的新型学堂。宣传与计生部门联手,可在祠堂内创立宣传点,使之成为政策法规的“传播站”;充分发挥村中妇女组织和红白理事会的功能,抵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于无形中对村民进行“言传身教”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新风尚的熏陶,最终外化为自己自觉的思想道德实路。再者,以村两委为龙头,各级文明单位和市直单位开展共建帮扶活动,提供多元化服务,引导农民群众,以祠堂为“村第二夜校”,利用农闲自学、互教科学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
    2、把祠堂办成文体活动中心。上级宣传部门可以和村两委联手,注入资金,改造农村祠堂,给祠堂开通广播和电视,添置电视机、影碟机和电脑;设立宣传栏、棋牌室、书画室、音乐室和阅读室,使之成为乡村文体活动中心;主动用先进文化去渗透、占领祠堂,寓教于乐,让村民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整体素质。此外,祠堂作为农村的公共建筑,不少都附设有戏台,并大都位于村舍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这不仅可以用作农村群众性体育健身的活动场所,还为电影放映和文艺表演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在祠堂的重要日子或集会时,可进行文艺演出、家庭才艺展、体育比赛等农民喜闻乐见的自助性文体活动。同时,这也为城乡文化主管部门,经常性地组织文艺小分队到农村巡回演出,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提供了舞台,方便他们把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农村。
    3、把祠堂办成舆情收集的渠道。农村祠堂至今仍是乡村议事的场所。闽南许多宗祠,还用作村里老人会的活动场所。举凡修桥铺路、兴学建校、地界纠纷、戒赌反毒等族中大事无一不在祠堂内商议。主持商议者主要由族中长者、“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职工)、村中致富能手、青年积极分子和村两委领导等有威望、不图名、不图利的人组成。他们对乡村中的一举一动大都了如指掌。大量的乡情民意信息在此汇集,因此祠堂还是村两委、村调解会进行乡村舆情收集的绝佳渠道。
    4、把祠堂办成旅游景点。这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民俗型。不少农村祠堂构造精巧、古朴庄重,风格兼具浓郁的地方色彩,按传统风格略加整修,就是精妙绝伦的小型民俗博物馆,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与这类历史民俗型旅游景点不同,有的农村祠堂,则另辟蹊径,充分挖掘利用当地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传统教育,展示革命英雄形象,缅怀先烈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展成为革命传统型的另一类旅游景点。
    二、关于农村祠堂在乡风文明建设作用的建议
    1、进一步夯实乡风文明建设基础和根本。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是乡风明建设的基础和根本。祠堂成为新型学堂和改造成为文体活动中心,很好地找到了农村传统乡风文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的有效结合点,既传扬了我国历史传统中许多纯朴而又文明的乡风,如:敬祖睦亲、扶弱解急、守望相助,又建立起学科技、用科技、学法律、用法律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乡风;可以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功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变以往那种单向灌输填鸭式的宣教学习模式,形成以党政部门为龙头引导,乡村民众为主体自觉学习,社会各组织参与助学的“新型学堂模式”,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进一步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根本。我省南安市、建阳市等地,“祠堂变学堂”,改造成为乡村文化俱乐部的尝试与创新,已为我们提供了实践的明证。
    2、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乡村物质文明的发展,不仅为乡风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还为乡风文明的发展,提出了任务和要求,并起着推动作用。祠堂有助于让农民得到看得见的实惠,提高农民的收入,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壮大农村的集体经济实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祠堂辟为旅游景点,就是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旅游景点在为农村和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并对乡村义务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容卫生事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而有力地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3、为村民营造一个安定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农村的安定有序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保障,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当前农村的民间纠纷,往往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突发性强,解决不及时或不得当,容易激化成群体性事件,甚至酿成刑事案件。运用祠堂渠道收集舆情,有利于我们及时分析不安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情况,主动上门做好预防工作,及时把纠纷引入法制轨道,定纷息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再者,调解民间纠纷,单靠司法所、村调会有时难免显得势单力薄。从农村实际出发,牵手祠堂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扩大专职与志愿结合的人民调解员队伍,拓展人民调解的领域,构建以人民调解为主体的多元化纠纷调处工作体系和全社会预警体系,将更好地实现“抓早抓小抓苗头”,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矛看纠纷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萌芽状态,有效地避免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的发生,维护农村安定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保证乡风文明建设不受人为的干扰和破坏。
    4、树立先进典型,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动力和精神支撑。先进典型具有凝聚效应、示范产应、教化效应和名牌效应。无论是村两委以创建和深化“民主法治村”为契机,将其中涌现出来的代表性的先进人物或事件,在祠堂张榜表彰,还是发动村里老人会在祠堂长期设立“四榜”(成才榜、能人榜、功能榜、好样榜),都将使村民切身体验到先进典型的可亲、可敬、可学和可比,触动后进者思想,进而见诸行动,在整个农村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和赶超先进的良好风尚,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激励动力和精神支撑。 
   

   ( 编辑: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