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四维家族
文化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四维家族 > 文化研究
《更生论》及罗含文化的历史渊源
作者:罗氏传媒  更新时间:2022-03-22 10:05:46 阅读:

《更生论》及罗含文化的历史渊源

       罗含,字君章,生于西公元292年,卒于公元372年。号富和,历任郡主簿、郡从事、州主簿、征西参军、州别驾、尚书郎、郡太守、郎中令、散骑常侍、廷尉、侍中、长沙相等职,加封中散大夫。

       历代以来知识界都公认罗含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还是文学家、地理学家,中国山水散文的创作先驱。

  在历史上,非但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着名诗人对罗含文才给予了高度肯定。他的《更生论》能流传了下来,让人们在想象其文学才情的同时,可直观其哲思之深。学界对《更生论》早有论及。

  一,罗含<更生论>的观点应是源自玄学中的“崇有论”,是唯物思想的启蒙.相对于两汉学术而言,魏晋思想主流为“玄学”。但整体上来看,他们对越来越流于繁琐、偏于荒诞,甚或流为政治斗争工具的儒学产生了怀疑,不仅在思想上有着“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倾向,更在日常言行上有着极为任诞与荒唐的表现。放荡任诞倾向大为收敛,而逐渐形成了礼玄双修、清谈与政务两不相误的情形。作为士大夫,罗含的仕途可说较为顺畅,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朝廷为官,能上下相孚、勤政恤民,政绩不俗且有令誉。表现出东晋知识分子一面尚好玄学,一面注重实务的新风气。因此以谈,今万物有数,而天地无穷。然则无穷之变,未始出于万物,万物不更生,则天地有终矣。天地不为有终,则更生可知矣。罗含的《更生论》不是“贵无”而是“崇有”。在《更生论》中,罗含认为天地宇宙,本就有万物存在,不是由“无”而生“有”,而是由“有”再生万物,也就是说“有”为天地之始。就此而言,可以说作为玄学后辈的他 “崇有论”直接接受与继承。与《崇有论》中“夫总混群体,宗极之道也。是以生而可寻,所谓理也;理之所体,所谓有也。”相对照,在世界本源认识上可说是高度一致的。

  二,<更生论>是对于事物本源的探讨。作为玄学基本理论支撑的《周易》《老子》《庄子》都曾对宇宙天地之本进行了形而上的思考。魏晋玄学遵其导向,亦是如此。事物的更生,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规律,太阳升降,四季轮回,草木枯荣,人类无穷繁衍,都是在自我更生中完成。可以说,更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也是天地世界能始终“有”的根本原因。

  三,罗含还进一步在《更生论》中对“更生”的方式、向度与内在规律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把握。

  四,罗含的《更生论》将世界视为“有”, 并将世界万物始终“有”的缘由建立在“更生”的基础上.首先,他指出事物“更生”不是混杂淆乱的,而是有其特定方式与向度的规定,即“人物有定数,彼我有成分,有不可灭而为,无彼不得化而为我”。”可以说万事万物以“更生”完成其代谢更替,但万事万物的“更生”总是按照其原有的属性与既定的向度不断地衍化,虽有着代际的区分,当下与过去的不同,却是“自然贯次,毫分不差”的。

  五,罗含对“更生”本身进行了形而上的理解与把握。与对事物的“更生”认识不同,“更生”的认识要更为复杂与玄奥。他认为“聚散隐显,环转于无穷之途”,更生是无穷无尽,持续永恒的。同时,“更生”有着时间与空间,性质与数量的规律的。“远”与“近”是相承的,是“神”与“质”相期的。事物发展变化到了其尽头,其更生到来也就越迫切,变化也就更直接。形式与内容,物质与精神,现象与本质,一旦相契相合,有机统一,更生也就自然出现并最终得以完成。也即所谓“其往弥远,故其复弥近”“神质会期,符契自合”。

       可以说,罗含的《更生论》将世界视为“有”, 并将世界万物始终“有”的缘由建立在“更生”的基础上,并对更生的规律、向度、限度与路径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是有着朴素唯物辩证法的色彩,这在魏晋玄学对于天地本源与世界本体的讨论上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在当时就有这种思想是了不起的.  

  当然,更生之论,其实并非罗含首次提及,《老子》中“大曰远,远曰逝,逝曰返”就有着事物更生变化的认识,《易经》中有“一元复始,万象更生”的观点。有些学者由此而认罗含“更生论”所说的反复更替、前后循环的认识上推论他的观点受到了佛教“轮回”观的影响。但从其逻辑推论,以及其更生方式,立论的旨归来看,《更生论》与佛家所说的“轮回”观有着较大的出入。

  六,更生论与佛教不同.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在魏晋动乱不安、残酷严峻的社会环境中,逐渐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其“更生论”中的昔日之我与今日之我相互轮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与佛教的轮回观有着某种相同性,但两者在理论基础,循环方式与生命态度上都有着极大的不同。从罗含《更生论》的思想来看,它是从世界之有为逻辑起点,由此而追究其何以恒有,以至于无穷而展开的,进而得出万物与人类的繁衍生息循环不绝的观点。其基本的理论观点则是“天人合一”,物我趋同。而佛教的轮回观是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与依存来展开的。轮回是诸多因素因缘和合而成,是诸缘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即“业”与“果”。具体来说,早期佛教提出了十二因缘之说,形成了佛教基本成分。

  同时,罗含《更生论》虽肯定万事万物不断更新循环,循环无穷,并不复杂,是遵循既有属性与本来特质进行的,即所谓“人物有定数,彼我有成分,有不可灭而为无,彼不得化而为我。聚散隐显,环转于无穷之途;贤愚寿夭,还复其物,自然贯次,毫分不差。”但佛教轮回则是在“六道”(即为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中轮回,人在世间的种种业缘,让其在来生有种种业报。非但更生与轮回方式与途径不同,彼此立论的指向与社会价值也是各不相同,《更生论》是引导人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与死,视生死如同寤寐,从而拥有达观的生命态度,也即“尔达观者,所以齐死生,亦云死生为寤寐。”

  与此同时,它也并无佛家所说的因果业报思想。而佛教的轮回观则不是如此,它是通过地狱与佛国的两相对比,给人以巨大的威慑与希望,使人从强烈的反差中认清不同的道路与前途,借此来对众生进行劝诫与引导。业报,让人们对自我的言行与造作担负起应有责任,从而达到劝恶行善的目的。

       可以说,佛教的轮回说指向伦理道德,更作用于社会劝诫。而罗含的更生论则更多的是指向个体的生命态度。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见到,东晋时期虽然佛学较为兴盛,罗含也可能对其有所接触与研究,但从《更生论》的理论资源,言说方式,立论旨归等来看,它应是唯物范畴,而非其他,更非有神论,是中国学术的精华!

       在佛教盛行的东晋,罗含能别出心计,写出<更生论>,不能不说是当时无愧的大思想家.是后人心目中的大圣人!

       不过,社会上也有自以为聪明的个别“狂人”,胡说八道歪曲理解《更生论》,不分析历史背景胡言乱语枉加指责,那些“马齿徒长”者信口攻击罗含文化研究会,假惺惺表示“内顾之忧”,到后来只能是“利令智昏”、“利锁名牵”,成为一个昙花一现挑梁小丑!

    “耒阳罗含文化研究会”是耒阳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群众组织,有100多位会员.是耒阳市文联属下的组织机构.她的会长罗育善原是某乡党委书记,退休后,发挥余热,同罗湘云等从事学术研究,组织罗含研究会,研究耒阳优秀文化、颂扬历史精英,传播正能量,实在可敬可佩!一个政治干部,从事学术研究,真正难能可贵!

 

耒阳罗含文化研究会罗育善会长


【注:内容根据孔丙己“我对<更生论>及罗含文化研究会的认识”一文删改】

      (编辑: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