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四维家族
文化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四维家族 > 文化研究
罗安南:清明“云祭祀”
作者:罗氏传媒  更新时间:2022-04-03 13:15:36 阅读:

罗安南:清明“云祭祀”

2022 04/03 10:43

罗安南

又是一年清明时。不过,今年的清明节受疫情影响,不回故乡扫墓了。

我倡议,我们“罗家大院”今年清明节,用鲜花、抖声、歌声、诗文祭扫,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我的父亲母亲,是小镇上的普通居民,辛劳一生,养育了我们七姊妹。姊妹成人后,分枝散叶,三代人几十年后,已发展到20多个家庭,共50多人。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罗家建立了一个“罗家大院”群,平时相互在群里碰面,非常热闹。今年的疫情,大家行动起来,在网上“云祭祀”居家追思。首先是来自严重疫区上海的侄儿媳妇发来抖声,一曲《怀念父亲》的歌,深情演唱引起共鸣:“都说父亲是儿的一片天,可您丟下儿女永别在人间,午夜梦回想起您久违的笑脸,伤心的泪水偷偷滑落在枕边······”瞬间,相互沉浸在悲痛之中。

哈佛大学毕业的侄孙女罗曼,立即在键盘上敲出了一首《爷爷在天上》的诗。“爷爷在天上/从前走路慢慢悠悠的您/现在踩着松软的云/是否会走得更加信步淡然?/爷爷在天上/从前您房间里亮到深夜的灯光/现在是否变成了闪烁的星光/仍伴您夜灯长明?······罗曼的叙事长诗,以细腻的情感,感怀爷爷对她双胞胎姐妹俩的培养之恩。一时间,画漫画的,折纸花的,写一句两句怀念先辈的诗词,涌现群里,非常隆重深情。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前两年,大家分成几辆车,直抵我父母亲的墓地扫墓的情景······

回故乡扫墓祭祖,是我们的家风。这种家风也传承几代人了。

我的故乡在渝西长江边上的古镇朱沱。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三面环山,面对长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我的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死后葬于斯。他们安息的地方,背靠青山,面朝长江,守望着那连绵不断的江水向东流淌······

两年前的清明节,雨后天晴,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让人神清气爽。我们三代人,从江津,沿高速,驱车一小时就回到了故乡朱沱。

而今,车可以直达父母亲的坟茔。我们三代人穿着整洁的衣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悼念、扫墓。

在坟地,除草,砍去杂乱植物,修整坟茔,打开钱纸,点燃香烛,以辈行依次拱手长揖,屈膝下跪,焚烧纸钱,点燃鞭炮,清理火源,祭祀完毕……这是传统祭祀。

我十分怀念父母亲。特别是母亲,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愧疚的,毕竟母亲还没享受到七个子女的福,我们小的三姊妹还在农村插队,她老人家66岁就离开了我们。

母亲在世时,物资紧缺,一律凭计划供应。她除了料理家务,还要为几姊妹一日三餐吃饭发愁。那时,能够吃饱一顿饭都是一种奢侈。母亲抽时间,帮人洗衣服,帮供销社洗吊兰花(中药材)编草袋,找草药卖。她在忙,没有误我们上学读书的时间。虽说那时做饭十分简单,仅是小菜,咸菜、杂粮饭,能够一日三餐准时吃饭真不容易。每顿饭,母亲总是先让我们几姊妹吃,自己在后面吃个半饱,她又去洗碗了······

父亲在镇上百货商店工作,靠三十多元的工资,入不敷出。父亲还利用一早一晚,帮人挑水,挑柴,打临时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为了生活过得好一些,父亲退出百货商店工作,申请自己赶溜溜场卖百货。春夏秋冬,每日早出晚归,为的是——让我们健康成长。父亲还好,活到七十多岁,工作后的子女们带给老人家的是儿孙绕膝,欢度晚年。

“可怜天下父母心”。生活再艰难,始终没有听到过父母亲有过怨言,默默无闻地我们的成长奉献着他们的一切。再苦再累,父母都鼓励我们多读书,读好书。教育我们:“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让我们受益匪浅。

七姊妹的成长成才,对父母而言,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父母的的爱,终有收获。我们七姊妹在封闭年代,出一个大学生,两个中师生,一个高中,一个初中,一个军人,在家乡街上是不多的。父母亲见我们茁壮成长,非常开心。

父母亲为七姊妹辛劳一生,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生活,却告别了我们,让我们心生内疚和遗憾。

我家姊妹长大,离开了这个小镇,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江津工作。

社会的飞速发展,学习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的下代几家人,博士、硕士、学士,教授、工程师,教师分别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这些都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富强。

传统的回故乡扫墓,回忆起了两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我的二哥罗安文从上海回乡扫墓,遇上下清明雨,山间小路湿滑,人滑倒,衣服弄脏,皮鞋进泥水,也前往祭拜。大哥罗安琴人老了,走路困难了,仍坚持子女制作简易滑杆,抬去扫墓,这种言传身教,让我难忘。

我们小的几兄弟,年龄都超过父母亲了,今年大姐九十,三哥八十,我和我的弟弟也是七十挂零,身体硬朗健康。七姊妹的后代,以及我们健在的四姊妹,分别在清明节用不同方式寄托哀思!传承美好的家风。

父母辛劳一生,仅享受了五尺黄土。清明时节,带上儿孙,为我的父母亲深深鞠上一躬。

我则老有所养,几大千的退休金,可比我的父辈强多了——饮水思源啊!如今,我家三代人其乐融融,享受着天伦之乐!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加期望赋予清明节更多的时代特征、文明风尚,用文字歌曲表达心情,让清明更加清爽明朗。


(作者罗安南系江津区、永川区作协会员,江津区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编辑: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