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柏林茶馆
宗亲娱乐
 您的位置:首页 > 柏林茶馆 > 宗亲娱乐
宋公堤(电影文学剧本 之一)
作者:施浩山  更新时间:2023-03-22 18:58:00 阅读:

宋公堤

江苏 | 施浩山

序   言

“八路军、新四军在苏北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是阜宁东部沿着黄海的一段捍海大堆的修筑;这海堤,将是在新民民主义中国建设史上——特别是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抗战的阶段——永垂不朽的宋公堤。”

这是著名作家阿英(1900—1977),在1942年撰写的《苏北伟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宋公堤》的开头语。

是的,宋乃德修筑的捍海大堤在我们苏北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民众亲切的称之为宋公堤。

宋公堤的修建距今80年了,如果没有这如此高大坚固的捍海大堤,还不知要发生多少次海啸。

《滨海县志》记载仅光绪八年(1882年)至1942年60年间滨海就发生过七次海啸。而这80年来,沿海人民没有遭受过一次海啸之苦。

宋公堤修筑80年周年之际,为了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笔者综合相关资料,采用影视剧本体裁,重现当年宋乃德带领千军万马,修筑海堤的惊天动地的场景。


开辟阜宁任县长

海边。

“轰”一个巨浪拍上海堤,“哗”一声重重地打在堤坡上,又慢慢地流回大海。(特写)

一堵高高的海堤伸向远方。

长长的海堤由西向东,拐弯向南横跨在黄海之滨。

早上,阳光灿烂,海面上波光粼粼。

海堤尽头几个小孩走来。

(画外童声歌谣)“从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闻潮声思宋公。”

几个孩子走近。有的背着小鱼篓,有的挎着篮子,重复地唱着歌谣,他们走啊唱啊!

前面海堤旁一块石碑,清晰可见的篆体石刻“宋公纪功碑”字样。

画面推出(特写):“宋公堤”三个大字。

路上。凌晨。

两万多武装整齐的部队在路上急行军。

每个战士左臂上有“八路”字样。拐过一道弯,绕过一个村庄,快速向南。

字幕(画外音):“1940年10月初,为执行“发展华中,配合华北”的战略任务,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总部命令黄克诚率领第五纵队第三四四旅、新编第二旅及教导营共两万多人,日夜兼程南下苏北地区,创建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华中地区的抗日斗争。”

路上,黄克诚(特写)骑着一匹枣红大马,在队伍前头。宋乃德带领辎重车队在队伍后头。

通信兵骑马跑来:“报告首长!前边有条河叫黄河故道,河那边就是周门镇,吴漱泉的一个旅把守!”

黄克诚随即下马:“地图!你们看这里是涟水,属阜宁地界。涟水东边就是东坎。四团听令!你们渡过黄河去打周门镇!”

四团团长:“是!”

黄克诚:“三团!命令你们向东,大约四十里地就是东坎,你们用突然袭击的战术攻占东坎、八滩!”

三团团长:“是!”

两个团的部队分别向南、向东。

画面字幕:6日。

路上。日

画面字幕:7日。

拂晓时分,成群的敌伪逃兵拼命奔跑。受伤的拄着棍子,一瘸一拐;当官的坐在吉普车上,不时的鸣着喇叭,队伍一片混乱。

五纵队四团战士急速前进。

团长:“同志们!敌人往阜宁方向跑了,我们要奋起直追,决不能让敌人进入阜宁城内!”

敌伪在路上奔跑,后边响起枪声。路上横七竖八躺了不少敌人的尸体。

四团战士继续追击。

阜宁县城。

中午时分,城内一个屋子里躺了满满一地伪兵,呼呼大睡。

四团指战员到了城下。

一个连的战士用云梯爬进城去。

城门打开,战士们蜂拥而入,奔向城内各个地方。

城内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

一个战士一脚踹开门,端起冲锋枪“嘟嘟嘟”,敌伪在地上哇哇大叫,抱头求饶。

战士:“缴枪不杀!把枪放下!全都出来!”

门外战士荷枪实弹排列两边。敌伪一个个举手走了出来。

城门上显示“阜宁”字样。

一个战士站在城头,一面红旗插上城楼:“阜宁解放啦!”

八路军列队进城。城里城外老百姓欢欣鼓舞,夹道欢迎。

路上。日。

画面字幕:8日。

战士们在路上排列整齐。

黄克诚匆匆走来:“同志们!阜宁城里的敌人被我们消灭了,但是,驻扎在城南的敌人听到枪声全都逃走了。根据可靠消息,他们向西南方向也就是说他们逃往益林、东沟去了。好了,那我们就乘胜追击,一网打尽!”

战士们高呼:“好!好!好!”

黄克诚(一挥手):“出发!”

逃跑的敌伪在路上拼命奔跑。

乘胜追击的战士们在路上奋勇前进。

一个小镇的门楼上显示“益林”字样。

敌伪纷纷拥进镇子。

黄克诚带领战士们来到益林镇。

一个营长高喊:“同志们!冲啊!”

益林镇里枪声大作。

敌我双方短兵相接,一个战士在和敌人拼刺刀。

一个战士和敌人在地上翻滚扭打。

一个伪军端着刺刀从一个战士背后刺来,被一个营长举枪击毙。

某连长带领战士冲进敌人指挥所,敌军用机枪阻击,一个战士将手榴弹扔进窗里,机枪不响了。

连长即刻冲进屋里:“不许动!举起手来!”

屋内。晚。

黄克诚:“明天我们如果再把沟墩拿下来,老阜宁县境内除了射阳部分,韩德勤的残余之敌基本解决了。”

参谋长韩振纪:“嗨,拿下沟墩,小菜一碟。”

吴法宪:“这次我们二纵南下,势如破竹,将韩德勤盘踞在盐阜地区这个‘毒瘤’彻底铲除了,盐阜地区的老百姓就要获得新生啦。”

黄克诚:“这几天战士们够累的了,今晚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现在我们也来个速战速决,早些休息。来,大家讨论一下,明天这个沟墩究竟怎么个打法?”

沟墩。日。

画面字幕:9日。

沟墩的伪军营地被战士们围个水泄不通。

我军一营长向敌伪喊话:“里边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啦!赶快放下武器!出来投降,我们八路军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

敌军指挥所。一个伪军团长背着手在屋内走来走去,又走到窗前侧耳静听。

一个伪兵慌慌张张进来:“不不……不好啦!共军密密匝匝把我们……围住啦!我……我们打不了,出……不去啦!”

伪团长:“那我们就来他个鱼死网破!抄家伙!”

屋内所有人拔出手枪,子弹上膛。

伪兵:“不过……团座,东南面的耳门没有共军把守。”

伪团长:“当真?你亲眼所见?”

伪兵:“真的,我就是从那耳门进来的。”

伪团长(捋着下巴):“嗯,共军的狡猾,这叫网开一面吧。”

我营长继续喊话(画外音):“里边的人听着,谁要是胆敢抵抗,那就是自取灭亡!赶快出来投降吧!”(没有动静)

黄克诚:“敲山震虎!”

四团指战员三面开火,边打边向敌营靠近。

北面,敌人在屋内用机枪还击。

几个战士向前冲去,有两个战士中弹倒下。

西面一个排的敌人刚冲出来,被我战士打倒几个。

路上。

两个连的战士分别埋伏在一座桥头两边。

一部分敌伪在路上拼命奔跑。

敌伪营地。

我军指战员步步为营,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不断。

东面一个街巷里,不时冲出一股伪兵来。

路上好多伪军惊慌失措地在奔跑。

“来了来了!”埋伏桥头的战士发现敌人来了。

一个连长站到桥上大吼一声:“哪里走!”

走在前面的几个伪兵吓得猛回头,撞倒后面一串人,这些人再也爬不起来了。

埋伏在路两边的战士猛地起来,排列在路边一起喊:“缴枪不杀!缴枪不杀!”

逃跑的伪兵乖乖地放下武器跪地求饶。

蒋滩。日。

一家四合院门口。

“啪啪啪啪啪!”长长的鞭炮声。

两个青年小伙抬来一块门牌挂在大门旁,上面有“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字样。

画面字幕:1940年10月10日。

黄克诚、杨纯、宋乃德,宋秋潭、汤如山等人热烈鼓掌。

院门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喜气洋洋。

黄克诚笑着把宋乃德(特写)拉到门牌旁:“乡亲们!这位同志名字叫宋乃德!他现在就是你们阜宁县首任县长啊!(鼓掌)

老百姓热烈鼓掌!

一位老者:“县长县长,一县之长,老百姓的父母官啊!”

黄克诚(面对民众):“从今后啊,你们有什么话,有什么困难,就对你们的这位县长说吧!啊,他会为你们做主的。”

民众齐声:“好!好!好!”

宋乃德(抱拳施礼):“乡亲们!共产党派我和你们阜宁地区的人民一道抗日,一道打土豪分田地,一道发展生产,使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希望你们有什么要求告诉我,还要请你们献计献策,共同把我们阜宁的事情办好!谢谢大家!”

民众齐声:“好!好!好!”

宋乃德住地。晚。

宋乃德进门:“宜芳!宜芳!准备搬家!”

陈宜芳(特写)从里屋出来:“什么?你刚才说什么?”

宋乃德:“准备搬家。”

陈宜芳:“搬家?昨天刚安顿下来,今天又要搬家,搬哪去啊?”

宋乃德:“搬到蒋滩!领导决定要我到地方上去。”

陈宜芳:“啊!到地方上去?黄司令不要你啦?肯定你在筹措军粮或军用物资当中犯错了,是不是?”

宋乃德:“我这个供给部长向来办事谨慎。”

陈宜芳:“那是为什么?”

宋乃德:“就是因为我在老家当过两回县长。”

陈宜芳:“啊!又要你去当县长?阜宁刚解放,就建立地方政府?”

宋乃德:“对呀,昨天中午打下沟墩,晚上司令部召开会议,根据上级指示立即建立地方政权,成立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并决定派我组建阜宁县各级领导班子。”

陈宜芳:“我不同意你到地方上去,我找黄司令去。”

宋乃德:“组织上已经决定了,你去干什么?”

陈宜芳:“我要对黄司令说,宋乃德不适宜当县长,还让他在供给部跟你跑跑吧,他保证同意。”说完就往外走。

宋乃德(发火):“站住!”

陈宜芳愣住了,回到屋里。

宋乃德:“亏你是个党员,还是个军人,怎么连这点常识都不懂的?你去说了,黄司令一句话不说就笑笑,你恐怕就满脸通红,无地自容了吧。”

陈宜芳:“你?乃德,我是为你好,我们是山西人,这里是我国东南海疆,人地生疏,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做群众工作难呐。三八年你在山西做了潞城县的抗日县长,三九年又做晋城县抗日县长,群众都很拥护你,这里呢?”

宋乃德:“宜芳,你又大错特错了。中国这么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风俗习惯是有差别,但他丝毫不影响人们的思想觉悟。黄克诚是湖南人,他到哪里就得到哪里老百姓的拥护欢迎,为什么,因为他为老百姓的。另外,历古以来军人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明朝有个军人叫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朱棣要他到辽宁戍边,一去就是几十年。我们国家正处于战乱之时,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猖狂至极,国民党消极抗日,汉奸卖国贼助纣为虐,丧尽天良。所以中央采取攻克一个地方后,立即建立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

陈宜芳:“你别说啦,这些大道理我懂!我就是担心你,我希望你做好这个县长,希望你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宋乃德打开门拉着陈宜芳走出门外,搂着陈宜芳的肩头,仰望群星璀璨的夜空:“宜芳,我们只要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肯定会得到人民拥护的。”

县政府办公室。日。

两个警卫员在门口站岗。宋乃德带着几个人进入。

屋内。宋乃德招呼大家坐下:“请大家坐好了。我把盐阜地委和五纵队党委研究决定,关于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班子成员再说一下,实际上九号晚上地委书记杨纯同志在会上已经宣读过了。经研究决定:任命宋乃德任阜宁县县长,宋秋潭任县委秘书长,刘岳任组织部长,宋义任宣传部长,汤如山、王浩、陈宜芳任县委委员。另外,陈宜芳同志为县委党总支部书记。根据上级指示,我们的主要任务,一,积极宣传发动,组织民众投身抗日运动;二,是打恶除霸,稳定民心;三,深入调查了解,当下我们阜宁县要办的第一件大事是什么。现在我决定抽几同志到各个地去走访民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然后上来一起汇总。(从抽屉里拿出几个小本子)我给你们每人一个小本本和一支笔,要你们把调查的情况详细记下来。调查内容,我说你们记。先说一下具体分工,我负责调查运河、小尖、东坎、八滩一带。陈宜芳同志负责阜宁城厢、沟墩。宋秋潭同志负责益林、东沟。宋义同志到湖垛、上冈、射阳一带。汤庐山同志到涟水、淮安一带去。刘岳同志要到地委与领导研究各个区政府的筹建工作。王浩同志留守,负责县政府的日常工作。凡是到各地方的同志特别要注意人身安全,阜宁刚解放,日寇、伪军和一些土匪他们不甘心失败,伺机进行疯狂地报复。为此,黄司令将一个连的战士改为警卫连,负责保卫我们县政府的安全。下去的每个同志带两个警卫员。调查的时间不限,根据具体情况,各项工作都调查结束为止。现在请你们开始记录,一、调查内容。”

东坎街头。日。

宋乃德头戴礼帽,身穿灰色长袍,围着一条灰白色的长围巾,鼻梁上架着黑色眼镜,在街上不紧不慢的走着。后面跟着两个头戴瓜壳帽,身穿灰色布衣犹如书童的警卫。

青石板铺的街道两边开着各种店面,也有不少在外边摆着地摊。买东西和卖东西的人还不少,一片嘈杂声中夹杂着突出的叫卖声。

宋乃德走到卖布的摊位:“老人家,生意好吧!”

卖布者:“唉!惨淡经营,这年头什么生意,不亏就万幸。”

宋乃德:“为什么?”

卖布者:“什么经营税,国税、人头税、保护税地皮税,什么粮食捐、兴学捐、战时捐、刮风下雨都要捐,还有修缮费、征兵费、路费等等二三十种呢!”

宋乃德:“啊!苛捐杂税真多啊!民众没法活了。老人家,那你知道东坎地区,最有文化,最德高望重的人是谁呀?”

卖布者:“一看你就不是此地人。”

宋乃德:“此话怎讲?”

卖布者:“外地口音,此地谁是大名人你都不知道。”

宋乃德:“我确实是外地来的教书先生,来此寻访达官贵人,指点迷津,寻求平安的。”

卖布者:“看样子你也不是什么恶人,(四周看了看)来,我告诉你。”说完靠近宋乃德和他耳语一番。

宋乃德他们三个人顺街来到渔市口,只听前边有人扯着嗓子喊(画外音):“缴税缴税缴税啦!”。一个打手站在老大爷卖鱼的摊位前:“掏钱啊!”老人慢慢地掏钱,打手“咣”地打了老大爷一个嘴巴:“慢腾腾地,不想交是吧!”老大爷:“我刚到这里,鱼还一斤没买呢。”打手伸手又打了一下:“卖没卖关我屌事啊!”

警卫员握紧拳头,被宋乃德贴身警卫郑敏之拉住。

老大爷拿出五元钱,光头胖子:“不行!二十。一斤没卖是吧,嗯,这几个鲈鱼倒不小,黄三!给这几个大的鲈鱼带走!”

打手黄三伸手将鱼提就走。老大爷哭着喊着:“我的鱼!我的鱼!不能拿走啊!”

一个老奶奶卖韭菜,看到光头胖子来了,连忙把篮子提走。黄三看见蹿上去一把抓住篮子,老奶奶走的快被黄三往后一拉,重重地摔在地上,怎么也爬不起来,篮子还紧紧抓在手里。

黄三夺过篮子将韭菜撒了一地:“叫你跑!叫你跑!老东西,还想逃税!”说完和光头胖子嬉笑着扬长而去。

宋乃德扶起老奶奶:“老人家!您伤着了吧。”

警卫员去追光头胖子,郑敏之拉住:“别追,我们还有事呢。”

老奶奶:“客官,你说这是什么世道啊?怎么就没人管呢?”

宋乃德:“老人家,您消消气,有人管,有人管!家在哪里?我们送您回家。”

老奶奶:“不!不!不远,我自己能走,难为你们啦。”

宋乃德他们三人在街上向西走着。

两边显示:茶馆、庄记银店、李为济大药房、淮剧戏院。

一个店面挂着大大的“庞记”灯笼。(特写)

郑敏之:“哎!首长,这大概就是庞家吧!”

宋乃德:“嗯,你去问一下看看。”

郑敏之进店面一会又出来:“是的,这是庞老爷家钱庄,他人住在庞家大院。不远,在汪家大油坊西边。走!”

汪记油坊旁边有个很大的凉棚,里边有口特大的煮饭锅,上面还加上木桶围子。

郑敏之问一位大爷:“这是什么?”

老大爷:“这是庞老爷家煮粥济民的大甑子锅。每逢初一十五,庞家都要煮上两大锅白菜炖肥肉粥给穷人吃,他家的佃户到东坎赶集必得来吃,如果不来吃,庞老爷知道了还生气呢。”

宋乃德:“啊!庞举人真是个大善人呐,那这就是他的家啦?”

老大爷:“不是,就在这西边有个庞家大院,大呢。”

座北朝南有个宅子,朱漆大门上方雕刻着“庞家宅”三个金色大字,大门两边摆着石狮子。

宋乃德整理一下衣服,掏出一张名片去敲门。一个伙计开门。

宋乃德递上名片:“庞老爷在家吗?在下宋乃德前来拜见他老人家,这是我的名片。”

伙计接过名片,望了望宋乃德:“噢,等着,我去通报一下。”

宋乃德他们三人在门口等着。不一会大门开了,宋乃德连忙上去,伙计将一张纸条递给他,又将门关上。

宋乃德看纸条(纸条上显示):“国共两党如两姑,地方士绅女子妇,深居寒舍成一统,两姑之间难为妇。”

郑敏之:“这上面说什么?”

宋乃德:“庞举人拒绝接见。”

郑敏之:“啊?这人怎么……”

宋乃德:“嘘…别说,我自有办法。”掏出小本本和笔,凝思了一下,唰唰唰地写了起来。写好后撕下来,又去敲门,敲了几次门没有开,“这怎么办?这个大门一点缝隙都没有!”

郑敏之:“我有办法!”

村子庄头。日。

几个村民和陈宜芳围坐在一起。

村民甲:“今年老百姓没法活啦,地主地租太高了。前年地主和我们是四六分成,地主四份我们六份,去年五五分成,今年倒四六分成,这就不得了,辛辛苦苦种一年,收的粮食半年也不够吃啊!”

陈宜芳在小本本上不停写着。

村民乙:“我租地主七亩地,去年收了两千八百斤小麦,给了地主一多半。一家老小六口,一千多斤粮食,你算算每天多少?一天三顿粥也喝不上啊!”

陈宜芳:“那你们怎不去和地主讲理的?”

村民甲:“嗨,讲理?你穷人上哪讲理?谁睬你啊?”

陈宜芳:“有理走遍天下,怎么不睬?”

村民乙:“你再有理没用,人家有权有势。弄不好把你抓起来,打死你,你搬石头砸天啊?”

陈宜芳:“你们佃户必须团结起来,大家一起去和他说理。团结就是力量啊!”

佃户门面面相觑。

庞家大院。日。

伙计手里拿个碗大红纸球:“老爷,不知是谁将一个红纸球扔进我们院子,上面还有个纸条。”

庞友兰正在书写“宁静致远”四个字,放下笔,接过纸条轻轻念道:“萧艾椒兰本不同,菽麦不辩妄称雄,满腹经纶无用地,为民请命方为荣。’啊,肯定是刚才那个姓宋写的。本以为八路军都是个目不识丁的草包。开门!”

伙计:“好呐!”

屋内。日。

涟水一户绅士家。

绅士:“在下以为,涟水当务之急是治理淮河,疏通河道,排水泄洪。涟水涟水,连年发大水,庄稼是有种无收啊!”

汤如山在小本本上不停地写着。

绅士:“涟水地势较洼,河道不通,洪水排不出。所以这里经常闹饥荒,民众尽皆逃荒要饭哪,只有疏通河道,引水入海,才能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啊!”

汤庐山:“老人家说得对啊,要想庄稼长得好,挑河治水不可少啊。你放心好了,我一定把你的意见转告政府。”

绅士不停地在说着,汤庐山不停地在记着。

庞家客厅。日。

庞友兰在会客厅里谈古论今,说文道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各种话题无所不包。

宋乃德全神贯注在听在记录。

宋乃德从历朝历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谈到孔孟之道、孙子兵法,到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共产党人的宗旨、当前国内的抗战形势。

宋乃德起身(激动地):“今日能当面聆听老人家教诲,胜读十年书也。您老人家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妇孺皆知啊。当前的抗战形势,民生国计的精辟见解令晚辈心悦诚服。诚请老人家今后为国为民多多献计献策啊!”

庞友兰:“计策没有,倒向官府提个建议。如果贵党真的为民谋福祉,老朽就建议兴筑海堤,以定民居;创办盐场,以抒民困。当务之急是整顿市场,繁荣经济;鼓励垦荒,发展农业;修筑海堤,以安民居。我们地处黄海之滨,经常会发生海啸,老百姓深受其害,如果修筑个海堤,方能稳定民心也。”

宋乃德:“好好,您提得好!,我都记下啦。当前民众的生活确实是苦不堪言呐。‘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老百姓连起码的生存与生活保障都没有,这还叫什么国家?”

庞友兰:“没想到你这位共产党人如此体恤民情,还是个文墨之人,老夫如酒解酲,如坐春风啊!”

宋乃德:“老人家,过奖了,我们共产党执政为民。后会有期,有很多事情,还要来向您请教呐!”

路上。日。

三匹马在路上飞驰。

街头一个门面,门口搭个大大棚子,地面上有好多大缸,棚顶上上挂着“五醍浆酒坊”字样。

宋乃德:“这里就是八滩镇,离东尖乡还有三十多里,这街上人多慢点,注意安全。”

 过了八滩,宋乃德扬鞭跃马:“快点!”

三匹马在路上飞奔,转了一道弯直向东。

宋乃德翘首远望:“你们看,前边有座大瓦房肯定就是,好啦,马上就到啦!”

很大的一个庄子中间有座四合院,坐北朝南是栋古色古香的大瓦房,面前是条大马路。

宋乃德翻身下马,快步向四合院走去。敲门,递名片。

杨芷江会客厅。日。

一会大门开了,身穿灰白色长袍头戴黑色礼帽的绅士杨芷江走了出来(笑盈盈):“哎呀,不知宋县长驾到,有失远迎啊!”

宋乃德伸出双手紧紧握着杨芷江的手:“老人家!久仰久仰!”

会客厅。杨芷江招呼佣人:“沏茶!‘大红袍’!”转身对宋乃德,“贵党在阜宁建政,统领盐阜百姓重生,此乃一大盛事也,阁下荣任一县之长,可庆可贺啊!”

宋乃德:“老人家过奖了,小小地方官,百姓的领头羊。为百姓谋福祉,民生民富,还得依靠老百姓哪!”

杨芷江:“历史上好多官员他根本就不是为民着想的,是专门为自己着想,把民众的死活置之度外,我是亲目所睹啊!想起民国二十八年农历七月十六一场大海啸,我是触目惊心,心有余悸啊!”

宋乃德:“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杨芷江:“当时的场景,真是惨不忍睹啊!”(回忆)

海边。巨风狂吼,大浪滔天,暴雨倾盆,不分天地。

一丈多高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涌上海岸,冲向田野村庄。滔滔的海水所到之处,一个个房子转眼之间没了,家什、棍棒等杂物,随着浪涛横冲直撞。

一户人家,男人的身后背着小孩,手里抓住妻子,突然,屋顶被海浪掀掉,男人伸手一把抓住一根竹子桁条,瞬间房子没了,男人和女人紧紧抱住竹子在风雨中飘摇。

水面上漂着很多老人、妇女和小孩。活着的在水头上挣扎着、哭着、呼喊着,死了的飘在水上随波逐流。

天水相连,一片昏暗,风还在刮着,雨继续下着,水面上叫喊声没了。一家三口抱住竹子在水上泡了一夜了。

天刚亮,男人发现水面上慢慢漂来一个草堆。

男人:“我们爬上草堆吧,不能再泡在水里了。”

女人:“行,你也累了,爬上草堆歇息吧,那你先把儿子抱上去。”

他们游到草堆旁,男人把绳子解开,把儿子推上草堆。突然,儿子大叫:“啊!啊!没得命呐!”男人定神一看很多蛇爬上儿子身上,还有老鼠、蚂蚁。蛇很快缠住儿子膀子、脖子。男人吓得大叫一声,随即把儿子拽下来,放到水里。在水里的蛇又窜出水面缠上男人的身上,男人吓得在水里扑腾着、挣扎着。不一会男人和儿子都不见了。

女人抱着竹子哭啊!喊啊,喊啊!哭啊!

杨芷江:“唉!惨呐,沿海数百里,纵深尽成泽国,潮水退后,这里的三洪、六合、大淤尖、尖头洋等海边伏尸成堆啊,当时我出头组成一个收尸队,将尸首拖到一起埋了。仅阜宁沿海就有一万人丧生啊!韩德勤身为国民江苏省省长对此事却无动于衷?”

宋乃德:“这个韩德勤真是罪过啊!”

杨芷江:“我本想韫椟而藏,不问世事,目睹民众苦难深重,于心不忍啊。后来,我和庞友兰、田厚斋等联名上书,亲赴兴化找韩德勤,睡说三天,最后韩答应出资20万修筑海堤。由于官府腐败,修堤资金层层盘剥,结果用在修堤上的钱不过十万。最后一场大潮就把韩德勤修的海堤冲得净光,你说这叫什么官。”

宋乃德:“这说明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宗旨不同,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一心为民,无私奉献。老人家博学精深,满腹经纶,能为民着想,为民堪忧,宋某敬佩敬佩!敢问您对新政府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我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向您讨教民生大计的。”

杨芷江:“早有耳闻共产党是普度众生,为民请命的。而行动呢,我要眼见为实,如果我说了你们做不到,还不如不说。”

宋乃德:“老人家您放心好了,只要是有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办的,并且一定要把它办好!”

杨芷江:“我早就在心里琢磨,要想老百姓得以休生养息,安居乐业就三条,一、发还民枪,以安民心;二、创办盐场,以纾民困;三、兴修海堤,以定民心,尤其第三条。我们阜宁有一百多里海岸线,数以万计的老百姓祖辈生活在海边,以海为生。每年七八月潮汛期,如果连刮十多天东北风,就会发生海啸。如果没有一个高大结实的拦潮大堤,海边民众的灭顶之灾还会发生的,所以修筑海堤是当务之急啊!”

宋乃德(激动地):“说得好!老人家您真是老百姓的领头人哪!好!这三条建议提得很好!我宋乃德向您保证:一定要把海堤修好!”

盐城地委办公室。日。

地委书记杨纯:“新建的阜宁县包括阜宁、阜东、射阳、建湖、响水、涟水、淮安一部分,总面积6175平方公里。有90多公里的海岸线,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我们初步计划设八个科局,两个行署。13个行政区,968个乡镇。现在有个问题,就是缺乏人才。”

黄克诚:“这个杨书记放心,我们五纵队有的是人才,陈涛、路健、陈振东,万岗等都是抗大高材生,你们要多少,我们大力支持。当什么科长、局长、区长还是可以的。”

杨纯:“有黄司令这句话我就放心啦!”

宋乃德推门进来:“黄司令也在啊!”(上前行礼)

黄克诚:“正在研究你们县的事情,我能不来吗?听说最近你们到各地去走访调查,好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宋乃德:“今天我正是来向你们回报调查的有关情况的。”

杨纯:“好啊,坐下来先喝点水。”

宋乃德(掏出小本本):“我们抽五位同志到阜宁各地去了解一下民情,历时四天。回来后我们汇总了一下,基本得出目前民众的共同心声。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一、还枪于民,严惩地主恶霸、汉奸地痞,以安民心;二、整顿市场,繁荣经济;三、修筑海堤,以安民居;四、鼓励垦荒,发展农业;五、治理淮河,根除水患;六、降低地租,解决佃户与地主矛盾;七、创办盐场,增加税收。这里呼声最大的就是治理淮河和修筑海堤。我想分两步走,明年,修筑海堤,以防明年沿海再遭海啸。后年,挑河治水,解决低洼处的洪涝灾害。其他,如打恶除奸、整顿市场,可以一并进行。这是我的设想,请领导看有什么地方不妥。”

黄克诚:“你们调查来的情况是第一手资料,是民众的真正呼声。但是,一些大事,如修筑海堤、治理淮河,不是领导更不是你我所决定的,要再次去调查论证,取得绝大多数人意见。比如召开一个会议,将我们的意图告诉大家,让大家来讨论决定。”

杨纯:“这个会议必须要有各类人士参加,不然有人主张治理淮河,有人主张修筑海堤,意见不统一不行,思想统一了再向上级政府申报,现在不忙做决定。”

宋乃德住地。晚。内。

桌旁坐着一个人在看书。陈宜芳在锅上做饭。

宋乃德进屋,看书的人站了起来。

陈宜芳:“回来了,这位是24团谢振华向您推荐来的管伯宁同志,(转身对管)我的丈夫宋乃德。”

管伯宁(掏出一封信):“宋县长!久仰久仰!”

宋乃德:“请坐,请坐。”(看信)“你认识汤庐山?”

管伯宁:“认识。民国27年我参加了苏北抗日同盟会阜宁分会,当时我家成了同盟会的活动场所,期间认识了汤庐山同志。”

宋乃德:“这么说我们都是熟人啦!你读过书?”

管伯宁:“识字不多,念过两三年私塾,在家跟父亲学会了算盘。”

宋乃德:“好啊,正合我意,我就是想找个能写会算的人。马上县里建账啊,理财啊,购物啊,就要一个会打算盘的。”

管伯宁:“这?县里的事,我能行吗?”

宋乃德:“嗨,不会学嘛。我们县政府里不少人对好多工作是陌生的,慢慢学嘛。唉,宜芳!我们县政府要搬家啦!”

陈宜芳:“搬家?刚安顿好又搬哪去?”

宋乃德:“这地方小了,又不安全,搬到郭墅的张庄。”

东北行署会议室。日。

宋乃德(穿戴整齐,在门口迎接贵宾):“杨老,您老人家来啦!这位是?”

杨芷江:“这位就是我对你举荐过的行武出身计雨亭,抗日名将啊,与我是知交也。”

宋乃德:“哎呀,久仰久仰,老人家身体如此魁梧,敢问身高有两米吧。”

计雨亭:“没有,还差点。”

杨芷江:“他呀,一米九五,国字脸,长胡须,好威武哦!”

宋乃德:“老人家身材魁伟,敌人见到一枪不发就吓跑了。”

计雨亭:“老朽已解甲归田啦,不再兵戎相见也。”

杨芷江:“他家世代从军。两个儿子原是国民党三十三师的,为了抗日,在他的指点下,毅然投奔了八路军。他本人现在弃甲归田,致力于慈善之事。”

宋乃德:“好啊!老人家一心为国为民,令人敬佩啊!为了共同抗日,我想拜请老人家为我们的统战工作献计献策,多多关心。”

庞友兰:“对!计老,你利用时间,说说那陈伯盟、陈光寒父子,叫他不要投靠日本,认贼作父。”

计雨亭:“我曾与陈光寒在一个部队,这个家伙无恶不作,他父子都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个事情难呐,待我试试看。”

宋乃德:“今天对不起大家,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来参加会议。主要是请诸位来继续讨论阜宁县当前的民生大事,在座的都是东北行署的精英,代表阜东民众的心声,说说我们政府当前急需要办的哪些事。”

杨芷江:“关于民众大事我还是那三点,其中‘修筑海堤,防潮御卤’是重中之重,事关沿海几十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大事。假如不修,明年或后年再发生海啸怎么办,当务之急啊!贵党不再犹豫了,拟订计划,筹集资金,择期动工吧。”

庞友兰:“孙中山提倡民权、民生,贵党奉行为民服务,修筑海堤就是民生大事,民众定是三呼万岁,你们举棋不定,安能取信于民。”

宋乃德:“那请问诸位,修筑海堤大约需要多少资金啊?”

杨芷江:“这个,韩德勤是20万,实际用在修堤上不到10万,他那个堤不行,太小了。假如筑成底宽15米高3米顶宽3米的海堤,90华里需,至少也得四五十万吧!”

庞友兰:“这笔资金不可小觑啊,应全盘考量,贵府拿点,民众负担点,大户、商贾捐一点,方能行之。”

宋乃德(取下帽子,慷慨激扬):“无情的海啸年复一年地摧残、毁灭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我们抗日民主政府决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再大的困难也不怕,必须修筑海堤!”(鼓掌)

杨芷江:“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在坐诸位完全可以代表民意的,没问题。民之所思,我之所忧,政之所向。老百姓想了,我们说了,政府做了,这就是民心所向的最佳结局。”

宋乃德:“计老,请你发表发表您的高见好啊!”

计雨亭:“我没有什么高见,说个建议吧。修筑海堤,沿海人民求之不得,可是阜宁南边、西边地区老百姓同意吗?共产党如果讲民主讲民意,就得召开一个全县的多方面人士的会议,征求广大民众意见。对修堤之事有人赞同,有人反对,甚至有很多人反对,怎么解决,你们必须有所准备。这是老朽的个人看法。”

宋乃德:“老人家,提得好,提得好!”

田厚斋家客厅。日。

庞友兰:“共产党在阜宁建政啦,昨天又找我们宣扬他们为民的宗旨,说的头头是道啊。”

田厚斋:“他们十月十日建政,十六日就来与我们商讨民事,行动如此之快,我真有点疑虑。”

庞友兰:“说的是啊,当初国民党到此地也找我们说了好多治国理念,其结果呢,说的与做的大相径庭啊。共产党又能怎样,世事难料啊!”

杨芷江:“二位不必多虑,天南海北尽皆传颂,共产党的本意是为劳苦大众,如果他口是心非就不得人心也。

庞友兰:“湘兄之见?”

杨芷江:“我在寻思,共产党他说是说,我们暂且应允着,而后看他们的行动,如果发现他们说到做不到,我们就反唇相稽,如果他们实践了自己的若言,我们在各方面辅佐他们,你们意下如何?”

田厚斋:“我想也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我们现在有意在民众中大力宣传共产党为民办事的慨然承若,如果他们说到做不到就会激起民愤,遭到民众的反对。”

杨芷江:“宣传?焘兄之见?”

田厚斋:“我们可以告知民众,共产党要治理淮河,修筑海堤了。还可以张贴标语,大造舆论。这既是激将法,又是试探共产党是否真心诚意的法宝。”

庞友兰:“那我们眼前就是骑驴看剧本----走着瞧了!”

作者简介

文/施浩山

1944年出生,江苏省滨海县人,高中文化。1964年从事教育工作,2004年退休,爱好文学、书法。2020年创作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剧本《浩瀚流星》,2021年创作电影剧本《宋公堤》。


(编辑:罗会清)


友情连接:央视官方网 | 滨海政府网 | 中国江苏网 | 人民日报网 | 人社部官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民政部网站 | 中央纪委网 | 中国法律网 | 中国经济网 | 社会组织网 | 农业农村网 |
【中華羅氏傳媒】www.zhlscm.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思恩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帮 主 微信: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内容轉載 注明出處

总编管理 | 網站统计